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2601字】

时间:2023-06-04 09:02来源:毕业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2601字】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1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188-02

随着人们对健康。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要向老百姓提供更为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就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医疗专业技术人才。而护理论文网专业技术人才是医疗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近几年,尽管护士数量不断增长,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缺口。医疗活动中大量的具体工作要由护士来承担。因此,行业内有三分医疗。七分护理“的说法。十二五“提出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科学确定护理教育的规模,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推进学校教学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2]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对护理毕业生的需求。满意度情况,有针对的探索紧密结合临床的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推动护理教育改革。促进护理专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用人单位对护理毕业生的要求

作者作为民办高校护理就业办老师,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每年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评价,对教学提出建议,进一步掌握护理专业市场用人需求,这样对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依据。

通过对2011。2012届专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用人单位尤其是医院普遍反应护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达标,实践能力差,基本功掌握不扎实,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人文素质不全面,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对教学方面重点指出,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毕业生认为学校教学与医院教学脱节,应加强院校合作,教学要紧密结合临床,这样他们才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医院的工作。

2探索紧密结合临床的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2。1护理人才培养的弊端

护理教育总体上仍沿用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护理人才与护理实践各个领域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相脱节学生接触临床实践的时间少。直接接触服务对象的机会少,致使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局限,难以适应综合性。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3]在首届全国护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参赛者的表现仍反映出护理知识理论与具体临床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

2。2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中提到:社会的全方面进步和经济的转型时当前的主题任务和目标,新的产业。新的服务和新的事业在社会上不断的涌现,使得各行各业对应用性人才,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4]。因此,对护理院校来说,应找准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从高级护理人才培养向适应临床的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转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和健康保健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这既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5]

2。3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思路

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护理专业特点,作者将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着重放在以下几点。

2。3。1树立护理人才培养新理念,加强护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

在护理教育中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护理教育的整体性,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比例,加强学生人文素质修养。重视对护理人才心理品质的培养,在工作中具有高度责任感。准确而持久的记忆。热情稳定的情绪及敏锐的观察力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2。3。2加强校院合作,强化护理实践教学,加强校院合作,开展双对接教学,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

(1)实施1。2年级校院循环教学“。

建立以附属医院为核心,以三级医院为骨干,以二级医院为主体的实习教学基地体系。1。2年级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临床见习时间,实施校院循环教学“。让学生直接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与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2)实施3年级校院共管实践教学“。

学生临床实践实施专人专管,学校配备专门的实习管理人员和实习指导老师即专职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定期到医院检查指导,校院共管即学校在医院的建议下编制毕业实习手册,涵盖实习大纲。规章制度。指导学生规范。文明。安全。快乐的实习。学校派老师送实习生到实习医院,与护理部交接,学校与医院进行合作带教,合作管理及考核,合作评选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及优秀实习生,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合作指导就业。创业。

2。3。3开展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工作

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执业资格“是医疗卫生单位聘用护士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要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鉴定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6]实习结束后,学生返校参加辅导,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增强学生的社会择业竞争力和抓住机遇的条件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2。3。4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从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看,学生职业素质不高,因此学校应加大学生就业指导投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明确当前社会下的就业形势及政策,掌握护理专业的特点,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及就业需求不断完善就业机制,从组织。制度。硬件。人员等方面保障就业指导工作顺利进行。

3结语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依靠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有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重要保障。[7]作为民办高校,如何办出特色,使所培养的人才在社会适应性方面达到领先水平,就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根本,大力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融临床与课堂于一体。以上仅是我们近年来以紧密结合临床为切入点在改革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作出的一些探索。但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以后还需继续努力,为的护理教育贡献微薄之力。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2601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321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