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學实践相關研究【2239字】

时间:2023-05-23 20:54来源:毕业论文
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學实践相關研究【2239字】

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实践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实践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护理学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教学是以案例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学生通过完成与临床工作对应的护理任务,达到复习护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训练临论文网床思维与职业素养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1]。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内容繁多复杂。理论性较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中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主要为被动接受所学知识,课程中能接受大量内容,课后遗忘率较高,在后期临床实习中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临床对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需求[2]。我校护理系通过与临床护理及教学专家交流,将项目化教学方法引进并逐步应用于护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现对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情况进行简要概述。

1。教学设计

课程体系上,内科护理原课程体系按人体各系统分为九章,各章按概述。该系统临床常见疾病及常用护理技能的顺序编写[3]。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的设计保留了原各系统临床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为各章内容,但名称设计更改为相应科室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如原体系中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设计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创造一个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呼吸内科护士的角色进行学习,使其身处呼吸内科的情境中,充分认识科室常见病种。病人临床表现及所需护理技能。

教学内容上,针对每种临床常见内科疾病选择典型案例,以案例为载体,学生按护理程序(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对案例中的病人进行护理。虽然不同疾病其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相关甚远,但都可以按护理程序展开护理工作,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将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培养其良好的临床护理思维,促使其主动学习理论知识。收集学习资料。将所学内容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

2。教学实施

本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流程为:首先教师以临床典型案例为载体,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护理任务,主要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方面的任务,同时给学生提供除教材之外可参考的视频学习资料及网络课程;学生通过课后自学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查阅资料。咨询教师等方式完成任务并填写临床任务单,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临床过程;上课时各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按临床护理程序模拟汇报完成任务;汇报后各组间相互进行评价,教师亦要评价。演示重要护理技能操作;最后学生根据同学和教师的评价意见对任务单进行修改。分组练习护理技能,课后亦需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在项目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根据课程目标及重难点,选择临床典型案例进行任务的设计,使刻板的理论知识具体展现在临床案例中,如相应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课后主动学生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视频及网络资源,有目标性的拓展了学习内容,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理解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熟悉护理过程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同时培养了其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的临床思维及人文关怀等职业素养。汇报后各组间相互进行评价,可发现自身及同学间的不足,在培养其观察能力的同时,教师亦可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之后学生将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的点评。示范。课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总结,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护理实践中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使之真正做到学中有做。做中有学“。

3。教学效果

在长期接受传统被动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对项目化教学在不同的阶段其认识表现不同,本研究分别在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前期和中期对开展项目化教学的120名学生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对比了项目化前期和中期学生对传统讲授式教学和项目化教学两种教学方式选择得出以下结果:在项目化教学的前期,认为传统教学方式较项目化教学较优越的学生为99名,占82。5百分号,选择项目化教学的学生为16名,占13。3百分号;而在项目教学的中期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项目化教学的学生为91名,占75。8百分号,虽仍有27名(22。5百分号)学生坚持选择传统教学方式,但与前期调查结果相比已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以上结果表明学生对项目化教学的适应虽经历了一定过程[4],但通过多次训练。真正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后,多数学生(约75。8百分号)认识到该教学方式可促使其课后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收集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课堂上在模拟临床过程中亦掌握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护理实践中,使繁琐的理论知识真正成为了所需之学,从而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语

当前护理学专业临床学科教学主要存在学生课前预习不足,课程内容复杂,学生主动参与度不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等问题。现代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将理论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合理应用,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临床应变能力[5]。我校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实践表明,项目化教学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模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其今后的临床护理实习及工作也将起到重要作用。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后必需预习相关理论知识。收集整理资料,对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课后压力亦较大;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筛选典型案例。进行有效指导。课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学生数量相对较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相信随着护理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项目化教学将不断完善,在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中突显其优越性。

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实践相关研究

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學实践相關研究【2239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023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