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护理【1314字】

时间:2023-05-20 17:33来源:毕业论文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护理【1314字】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80百分号左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80百分号左右,现在由于神经影像的发展,新一代溶栓药物的研制,通过脑血管的介入性再通技术极大地缩短了脑缺血的时间,最大限度的保护并恢复脑组织的正常功能。现论文网将我科50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静脉选择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共50例,平均年龄62岁,其中男34例,女16例。颈内动脉(ICA)闭塞15例,大脑中动脉(MCA)闭塞20例,椎基底动脉(VA-BA)系统闭塞5例,造影阳性(N)10例。溶栓药物系用尿激酶25万单位/支。50例患者均在发病6小时内急诊行介入动脉溶栓治疗。

1。2治疗方法:术前行NZHSS神经功能评分。血常规。凝机能。血糖。心电图及头颅CT检查与确诊。首先,经A插管完成脑血管造影(CDSA),及结合临床表现行血管定位。根据阻塞血管程度来应用尿激酶剂量。所有患者术后立即检测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术后24小时长队复查头颅CT。术后给予扩容。抗凝。改善微循环治疗。

2护理

2。1术前护理:快速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生命体征。

迅速完成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

在做术前准备同时给予患者相应心理支持,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2术中配合:协助病人摆平卧位,双下肢略外展。外旋,暴露穿刺部位并注意保暖;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电。血压。指脉氧监测。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备齐术中物品及药品。

配合医生手术术毕,送病人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

2。3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语言。四肢肌力及感觉等变化。注意观察有无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给予脱水降颅压药物,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勿激动。保持大便通畅等使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本例无严重脑水肿。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预防穿刺点出血:患者介入溶栓后需留置股动脉鞘管4~6小时,因此应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告知患者及家属穿刺侧肢应伸直制动。拔出留置鞘管后应加压包扎穿刺点6~8小时,肢体制动6-8小时,本组病例有2例穿刺点皮肤瘀斑4×6cm,4-5天,瘀斑吸收,余无皮下血肿发生。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观察足背A搏动。皮肤颜色与温度。肌力。感觉是否异常,按摩制动肢体,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本组病例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介入溶栓后,需继续抗凝治疗,应注意有无其他部位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黑便等。

加强功能锻炼,本组病例70百分号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在Ⅱ-Ⅴ级,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告知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锻炼,功能锻炼应在病情稳定后早期开始,与康复师制定康复计划,包括肢体的被动及主动训练。语言能力及记忆力的恢复,使病人早日康复。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由于发病突然,出现肢体。语言等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焦虑心理,影响病人康复,我们随时了解病人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等,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对以后疾病康复充满信心。

3体会

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现在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我科对收治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全方位的精心护理,避免及减少脑出血。脑水肿。皮下血肿。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使病人得到了早日康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护理【1314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90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