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急性创伤患者实施急诊分级护理的体會【2172字】

时间:2023-05-20 17:30来源:毕业论文
急性创伤患者实施急诊分级护理的体會【2172字】

急性创伤患者实施急诊分级护理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实施急诊分级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


急性创伤患者实施急诊分级护理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实施急诊分级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急性创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急诊分级护理)和5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常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论文网理满意度。急诊室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急诊室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分别为(74。2±8。6分。8。4±2。5天。12百分号)。(90。2±7。4分。5。4±1。3天。4百分号),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急诊分级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随着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导致急性创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客观评估。治疗躁动患者对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近几年医学模式发生重大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传统的急诊护理模式已经与临床实际工作不相适应。因此有学者提出分级护理的概念,分级护理主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然后制定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1]。本次研究中拟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急性创伤的患者,探讨急诊分级护理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急性创伤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原发疾病为车祸伤。高处跌落伤。钝器击打伤。锐器伤。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急诊分级护理)和5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常规)。研究组平均年龄(45。2±12。6)岁,男性28人,女性22人;对照组平均年龄(43。6±13。7)岁,男性25人,女性25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组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询问病史及查体,根据患者损伤类型,初步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分别给予特级护理。一级护理和二级护理。损伤类型的评价指标:(1)重度:入院时诊断为颅脑损伤。胸腹腔多发伤。脊髓损伤。开放性骨折。大出血及其他休克的患者。(2)中度:闭合性骨折。有活动性出血,但循环平稳者。(3)轻型:轻度的软组织挫伤者。

1。2。1特级护理(1)对于开放性骨折。大出血者,迅速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快速。足量的进行液体复苏,输入液体要注意晶体和胶体的比例。(2)对于昏迷的患者,要保证口腔清洁,去除口腔内分泌物,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是否有瞳孔大小不对称。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记24h尿量和每小时尿量。(3)对于气道阻塞。呼吸循环不稳定的患者,积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实施机械通气。对于张力性气胸的患者,立即进行胸穿,使肺复张。(4)药物治疗以营养神经。肠内营养+静脉营养。抗生素抗感染。(5)怀疑内脏损伤时,立刻安排床旁B超。X线,准备腹穿包,进行诊断性穿刺,立刻进行血型。血交叉检查,做好手前准备。(6)对脊髓损伤者,搬运时注意避免脊椎旋移,防止发生医源性截瘫。

1。2。2一级护理此类患者病情较轻,循环呼吸基本能自主维持。因此护理重点为:(1)在询问病史的同时,进行包扎止血,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为患者进行安排各项检查。(2)1~2h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记24h尿量,等各项检查完善后,送入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或留观处理。

1。2。3二级护理此类患者损伤轻,无活动性出血,生命体征平稳。(1)因此在医生开出检查单后,护士安排护工对患者护送,按急诊流程进行抽血。B超或影像学检查。(3)留观查看或转其他科室。

1。2。4以上护理工作在护士长的合理安排下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灵活安排护士工作和休息时间。

1。3评价标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急诊室住院时间及死亡率。

1。3。1护理满意度问卷结合参考文献[1],并依据本次研究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我院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问卷由病房环境。护患沟通。急诊护理方法4项组成,问卷共计20题选择题,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分析方法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_(_件)±s描述,使用Students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急诊室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急诊室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分别为(74。2±8。6分。8。4±2。5天。12百分号)。(90。2±7。4分。5。4±1。3天。4百分号),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依照传统的护理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时,主要依靠护士的经验和主观判定,不能发现患者潜在危险,造成随意性大,有很大的安全隐患[1]。研究指出急诊患者病情程度不一,易造成护理资源不合理配置,如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护理资源过剩,而病情危重的患者护理资源不足,极易造成造成护士疲劳和紧张,发生医疗事故[2]。

分级护理通过标准化的护理分级,为患者提供不同程度的护理服务,可避免护士专业性差异的不足,又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分级护理可对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防止护理的盲目性,护士能积极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此外还有研究指出分级护理可以客观地评价患者病情程度,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使护理更有计划性及科学性,从而降低患者死亡风险[3]。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急诊室住院时间及死亡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我们传统护理时,护士在首诊时容易漏诊,错过最佳抢救时机。而分级护理可以通过团结协作,制定合适的救治方案,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而且在分级护理中,护士能落实各项救治方案,如发现气血胸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以依照护理计划,立刻行胸腔闭式引流,避免了汇报病情。延误手术时间的弊端[4]。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急诊分级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急性创伤患者实施急诊分级护理的体会

急性创伤患者实施急诊分级护理的体會【2172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898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