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PDCA护理管理對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2190字】

时间:2023-05-14 18:22来源:毕业论文
PDCA护理管理對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2190字】

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病人PICC的临床护理效果。方


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病人PICC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化疗病人20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选取的病人全部实施PICC,通过在医院接受P论文网ICC化疗之后,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PICC导管护理,而观察组的104例病人则使用PDCA的护理管理对其实施PICC导管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PICC留置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出现率。结果对照组的104例PICC导管的直流时间达到了115。9±14。8天,而观察组的患者其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达到了140。1±17。8天。观察组的104例患者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要明显比对照组的更长,另外对照组导管感染并发症的出现率以及非感染性的并发症出现率要明显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白血病化疗病人PICC导管并发症的出现率,科学合理的改善PICC应用的效果,不断提升医院护理的满意度。

所谓PICC实际上是现阶段临床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种全新的留置方法,该种留置方法是在病人需要长时间输液和输注的情况下,因为对血管的刺激非常大,所以此种留置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此类问题,目前临床使用中,主要使用于恶性肿瘤的药物化疗中[1]。尽管PICC相对而言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要低很多,不过在长时间的留置时出现导管感染以及堵塞等相关并发症的病例也有很多,如此就会对PICC导管留置时间等造成直接影响。此次研究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化疗病人208例作为对象,分析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病人PICC护理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化疗病人20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4例。在观察组的10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6例,女性患者58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73岁,年龄最小的患者18岁,平均年龄47。2±11。3岁;其中急性的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有45例,急性粒细胞的白血病患者有32例,慢性的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有24例。对照组的10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60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73岁,年龄最小的患者19岁,平均年龄47。3±11。5岁;其中急性的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有47例,急性粒细胞的白血病患者有32例,慢性的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有2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白血病肿瘤等一般资料上没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PICC穿刺

穿刺之前应该和病人家属或者病人签订相关知情书,在选取穿刺部位时,应该做好充分的考虑,正常情况下应该选取上肢相对较直,同时口径相对较大的地方通过静脉实施穿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穿刺过程中上肢应该外展,导管鞘在成功完成穿刺之后应该保留体外3厘米,使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之后旋转紧接头,在完成相关操作之后使用透明屁股黏膜对体外的部分实施有效固定,在充分固定妥善之后实施X线检查,这样是为了对导管的位置实施充分的固定。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给予PICC导管的常规护理,涵盖PICC导管有关知识,每个星期有规律性的对固定敷贴实施更换,对穿刺静脉实施检查,检查的内涵涵盖红肿等。如果病人的穿刺部位有红肿应该使用黄金散或相关碘伏外敷。

1。3。2实验组的病人第一步:制定护理计划。在进行护理前,根据以往经验,收集相关资料,内容包括导管相关并发症,例如如何预防穿刺处感染,导管脱落或堵管等,以及如何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分析,做出初步的护理计划。计划贯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治疗过程。具体内容包括PICC相关知识宣教,患者置管后心理护理,患者置管后定期回访等。第二步,制定实施方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PICC相关知识宣教,如置管后预防堵管和脱管的方法等。护理人员要定期对置管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患者因疾病和置管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在患者治疗带管期间,护理人员按规范操作对导管进行维护,防止导管感染和堵塞。第三步,对带管出院的患者定期做好回访,了解患者病情和导管留置情况。最后,要组织护理人员对前期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评价护理效果,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在后期的护理工作中不断改进,提升护理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对比

分析研究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病人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要比对照组更长,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2。2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导管并发症出现状况对比分析

如下表2所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导管并发症出现状况对比分析,观察组感染并发症的出现率以及非感染并发症的出现率均要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PDCA护理管理的程序涵盖的范围往往非常广,一般可以指代计划的制定以及计划的落实。护理最终效果的分析和改进措施等[2]。观察组的病人PDCA护理为:

首先,对既往PICC病人的护理状况实施整体研究,涵盖并发症出现状况。导管在使用时意外脱管以及病人不适症状和心理压力等,将初步的护理方法实施科学规划,涵盖病人PICC专业知识。心理维护以及PICC导管护理计划[3]。

其次,病人实施PICC之前和PICC使用中对病人实施有关知识教育,要时刻嘱咐病人主要对导管实施保护同时固定,最大限度的避免引流管的脱落。输液完成之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导管实施冲洗处理,这样是为了尽可能的防止导管堵塞。每四个星期和病人PICC导管停止之后实施检查,分析研究护理效果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之后的护理过程中加以改进。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PICC导管使用结束之后实施护理的结果分析,分析其内容涵盖PICC导管留置时间,导管非感染并发症以及导管感染并发症等。

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

PDCA护理管理對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2190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696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