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吴昌硕当今印学的影响发展贡献(2)

时间:2021-12-21 20:32来源:毕业论文
1。 吴昌硕生平及篆刻艺术成就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苦铁、破荷、大聋等。中 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当时海上画派的领军人

1。 吴昌硕生平及篆刻艺术成就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苦铁、破荷、大聋等。中 国近代杰出的艺术家,当时海上画派的领军人物,印坛领袖、吴派篆刻的创始人, 1913 年西泠印社成立,吴昌硕被公推为第一任社长,名满天下。更是位诗、书、 画、印“四绝”的艺术家。一代宗师的吴昌硕是我国近代书画印诗史上的全能艺 术大师,其中尤其以篆书《石鼓文》深研数十年。吴昌硕篆刻四十岁成名,书画 六十岁成名,花鸟画的成就和深厚的金石书法功底以及诗文修养作为基础。书画 篆刻都影响深远,成一代宗师。他的艺术主张甚至影响他以后的几代人,众多现 代绘画大师都是出自他的门下,受他的艺术影响,如近代海派诸家、北京画派和 现代的艺术大家。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吴昌硕的艺术成就评价繁多, 最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是“金石、诗、书、画。溶于一炉中”。

吴昌硕一生都潜心金石篆刻的研究,他的篆刻开宗立派,是中国近代艺术 史上一座不可磨灭高峰,被历史铭记,长存于篆刻艺林之中,引领后世。在书法 美的境界和形式表现的技法上取得划时代的伟大成就意义。在当时更是以“盟主” 的角色引领篆刻的发展。由以上可以看出吴昌硕本人的篆刻成就影响非常深远, 而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吴昌硕篆刻艺术风格形成,借助吴昌硕的篆刻作品以及 他的印学主张来进行论证分析。

2.吴昌硕篆刻艺术特征

2。1 吴昌硕篆刻师承

在吴昌硕的艺术世界里,接触最早的便是篆刻。他自己在《西泠印社记》 论文网中曾说过:“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源流正变。”吴昌硕 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刻刻弄弄,虽然那个时候并不知道篆刻是什么,在一定 程度上也影响了吴昌硕日后的篆刻。吴昌硕青年时期,曾受过丁敬、钱松、邓石 如、吴让之、赵之谦诸家的影响,这些学习篆刻的经历,使得吴昌硕的篆刻没有 走弯路,积淀了“养分”。在吴昌硕早期印存《朴巢印存》中可以窥见他的仿汉 之作,如“虎口余生”之类的印章,在这类的印章当中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汉印 平实的味道在里面;再如受浙派熏染的印章是“听蕉吟馆”“朴巢”等;如“飞 鸿”“落花无言人淡入菊”这类的印章是受皖派的影响;总的来说吴昌硕青年时 期的印章学习参考的门路比较广泛。中年以后便开始摆脱这些流派的影响,因为 那时候他就已觉得,当时的印风需要转变才能有新的生命力。他直接从历代金石 文字中汲取营养。当然这些和他结实的许多金石鉴赏家、收藏家是有密不可分的 关系。这些使得在中年时期就已经看到大量的历代钟鼎铭文、玺印、权量、诏版、 泉布、封泥、碑碣拓本,以及明清时期的各种流派的印谱,使得他的眼界大开, 涵养日渐丰富,为他后来的篆刻转变打下了坚实印外求印的基础。吴昌硕对砖、 瓦、陶、石也的喜爱,这些也丰富了篆刻作品古朴的艺术性。加上他又研究文物、 考古、训诂之学,这使得吴昌硕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不断增加,最终融会贯通, 吴昌硕领会到秦汉印的规律以后,又向历代金石文字汲取养料,不以秦汉印约束, 主张法古通今能求得变化。他主张“学古人而能自出胸臆”。他在《刻印》一诗 中说:“天下几人学秦汉,但索形似成疲癃。我性疏阔类野鹤,不受束缚雕镌中。 少时学剑未尝试,辙假寸铁驱蛟龙。不知何者为正变。自我作古空群雄。”1他认 为刻印要想提高,有两个要求是不能忽视的,一是精通书法,特别是篆书,因为 篆刻实际上是篆书加篆刻,在一定意义上是共通的,书法精通,运刀刻字自然能 更加得心应手,以刀表现笔法的力与趣。正是这种治印思想,是他自成一家,在 当时乃至当今的印坛上,独树一帜。 吴昌硕当今印学的影响发展贡献(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8688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