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浅析《簪花仕女图》的色彩运用(2)

时间:2021-10-20 21:05来源:毕业论文
《簪花仕女图》 2。1仕女画的社会成因 唐代由于经济繁荣,女性地位显著提高。在中国历史上,唐代与其他朝代相比,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簪花仕女图》

2。1仕女画的社会成因

唐代由于经济繁荣,女性地位显著提高。在中国历史上,唐代与其他朝代相比,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尽管是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女性如婢女、妓女以及一些劳动妇女,他们的生活环境艰苦,生活方式简单,所以他们一般不被作为绘画的描绘对象。当时的仕女画题材主要是以宫廷贵族较为上层的妇女生活场景,她们大多富足而安逸,体态丰腴,这也符合当时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情趣。在唐代贵族妇女参与政治活动尤为突出,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女政治家,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武则天。武则天能为一代女皇,必然是有着杰出的自身能力,当然这与当时唐代清明宽松的文化情境也有着密切联系。她因才华获得了帝王的赏识,因此武则天的生活方式、装扮服饰、身材体态成为当时人们模仿的蓝本,这种审美观念也影响着当时的工笔仕女画风格的转变,体态丰盈、圆润是当时工笔是女人物的主要特征。因此唐代的工笔画家描绘的仕女画大多雍容华贵。

唐代仕女画真正脱离了以往对女性崇拜的思想,出现了世俗化的审美。张萱所创作的仕女形象符合当朝贵族统治者的审美趣味,逐渐变为人们所沿袭的蓝本。唐代善工笔人物的画家还有周昉,周昉师从张萱,绘画风格细腻,色彩华丽柔艳,在当时画坛占有重要地位。周昉画工笔仕女画时通常耳根不晕染颜色,这也是张萱和周昉的显著区别。两人的现存绘画作品并不多,张萱的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作品有《簪花仕女图》、《调琴啜茗图》。

3《簪花仕女图》的设色

   唐代工笔人物画在勾线上更加注重人物的造型结构以及心理特征。采用勾线分染平涂罩染等七八道工序采用了十分厚重而又透明的效果,《簪花仕女图》虽然设色步骤复杂,但是依旧给人清透活泼之感。

(1)起稿。首先将线描稿固定在要画的绢上,防止在勾线的过程中线描稿和绢发生错位,影响勾线的效果。

(2)勾线。也称“双勾”,发髻等重色的地方以及仕女手中的扇子用最深的墨进行勾勒,仕女的披帛和红色团花高腰裙的衣纹线用稍重的墨色勾勒,仕女头上的红花和叶子转而运用稍浅的墨,身上的腰带同样勾勒,工笔仕女中白色的纱衫和仕女的脸、五官、手臂等颜色较淡的地方用最浅的墨色勾勒,丰富多变的层次感在这幅画中显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3)着染。头发用浓墨罩染,但是需注意的是,在发际线处需用淡墨渲染,如下图2所示,披帛需用淡墨,裙摆上的图案用花青和胭脂分染,裙底需用曙红罩染。

图2《簪花仕女图》(局部)

(4)分染。是中国工笔画特有的技法之一。红裙的底色需用曙红罩染,需要两支毛笔,一只为清水笔,另一只笔蘸上曙红,先用蘸着曙红的笔沿着结构进行描绘,在用清水笔晕开,使颜色呈现一种自然的过度。但是需将团花留出来,团花的颜色用花青、胭脂分染,白色纱衫的衣纹可用赭石加少许墨勾勒,紫色披帛的衣纹用墨加胭脂渲染,腰带的底色用草绿。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分染要保持笔上的颜色要干净。文献综述

(4)罩染。罩染与分染有所区别,无须过渡,通常为平涂。用朱砂和朱磦调匀之后罩染在红裙上,要注意的是白色纱衫覆盖的地方颜色要浅,团花也不要覆盖。白色纱衫罩染用白粉为主,稍加许其他颜色调和,这里需注意颜色要清透。罩染紫色披帛一定要保证颜色的清透,腰带用三绿加少许白粉。用藤黄、赭石还有少许曙红调成金色平染叶子。 浅析《簪花仕女图》的色彩运用(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8326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