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工业化背景下乡村景观的延续工业缓冲区景观规划设计(3)

时间:2018-07-12 10:19来源:毕业论文
乡村景观作为社交与认同依据的社会记忆的载体,是连续变化的、动态的和不断构筑的,是自然与文化的结合,展现了村民长期生活的痕迹和祖辈流传下来


乡村景观作为社交与认同依据的社会记忆的载体,是连续变化的、动态的和不断构筑的,是自然与文化的结合,展现了村民长期生活的痕迹和祖辈流传下来的记忆,可以说是不断更新着的遗产。
    
1.4 乡村景观的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
乡村景观是经过人类的参与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造的自然景观,是地区特有自然条件与社会文化条件结合的产物。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数十年中,中国乡村景观以惊人的速度被改造、被重新建构甚至被颠覆,很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的传统乡村景观正在被工业以及城市景观吞噬。因此如何文护面临着巨大威胁的乡村景观,将乡村记忆延续下去,从环境、经济、社会、建筑、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各方面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性,是国内外风景园林从业者应当长期研究的对象。
1.4.1乡村工业发展遗留问题的处理
乡村工业通常会带来各种工业污染物,比如煤炭矿区的多环芳烃、煤场的粉尘、钢铁工厂的重金属污染、铅蓄电池工厂的含酸废气和铅废水等等,随着这些工业带来的水土污染,乡村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难民。在有关工业遗留问题方面,德国鲁尔工业区埃姆舍公园体系的后工业景观非常值得借鉴,Udo Weilacher在《Betwe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 art》[4]以及《Syntax of Landscape—The Landscape of Peter Latz and Partners》[5]两本书中介绍了美国在废弃工业环境下进行的大地艺术实践、德国科特布斯露天矿区的景观更新、埃姆舍公园工程以及彼得拉茨的后工业景观代表作——北杜伊斯堡公园,对拉茨在北杜伊斯堡公园的成功改造中所用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展示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在是如何和谐共处的。
此外在清华大学研究生贺旺的论文《后工业景观浅析》[6]中,详细阐述了工业遗产景观的产生、特征,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和日本对于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手法,分析了国内工业废弃地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态恢复途径,作者对如何最大限度的将废弃物旧地转化为新的资源,对历史上进行的资源开采和因此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使资源再生,使生态恢复平衡做出了初步的研究。
1.4.2 通过乡村公共景观艺术促进乡村景观的建设
在同样在Udo Weilacher在《Betwe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 art》一书中,Udo引用了大地学家史密斯的话:“艺术可以成为自然法则的策略。它使生态学家与工业家和解,生态与工业不再是两条单性道,而是可以交叉,艺术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辨证[4]。”描述了艺术在环境建设的当中的角色,以及如何用艺术来提升景观的场地精神。 工业化背景下乡村景观的延续工业缓冲区景观规划设计(3):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1955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