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胶州秧歌动律体态特征分析(3)

时间:2021-11-10 20:43来源:毕业论文
3。2。1 三种秧歌三道弯形态的对比 在民间舞蹈中,三道弯又是重要元素。将舞蹈从心里,生理,文化的角度展现出来,从而使舞蹈各具特色。 从舞蹈的形

3。2。1 三种秧歌三道弯形态的对比

     在民间舞蹈中,三道弯又是重要元素。将舞蹈从心里,生理,文化的角度展现出来,从而使舞蹈各具特色。

     从舞蹈的形态对比来看,胶州秧歌讲究身体的三道弯,每个部位灵活扭动,将山东人含蓄,活泼,灵动的性格展现出来;安徽花鼓灯更加突出的是亮相三道弯,并且较多的是一模仿劳动者劳动时的形态,故而让舞蹈显得淳朴;而云南花灯主要的特点就是崴,因为云南地势较高,并且崎岖不平,使过路人为了保持平衡,身体便崴来崴去,时间一长便形成了崴步。

3。2。2 不同的动力根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

胶州秧歌之所以为动态的三道弯,是因为动力根源在于脚底的拧搭配腰部的扭,故而称为“拗断腰”。胶州秧歌是腰部为中心,肩部与脚自上而下的作用力,其中脚与地面互相拧,而腰与脚互相拧,所以“拧”为胶州秧歌的主要动律之一,胳膊随着脚的拧要的扭而绕8字,形成了胶州秧歌特有的拧,辗,抻,韧的主要动律特征。

安徽花鼓灯比较注重的是造型三道弯,是腰与跨的横向移动,动作造型是向上延伸的,所以它是静态的三道弯,动作造型是挺拔向上的。是脚的前半脚掌支撑,它的三道弯多以拧,倾为体态特征。这与胶州秧歌的纵向形成对比。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云南花灯主要的特征是崴,是指以腰部为中心,在它的律动向上延伸动作,并且做相反的方向做律动,因此成为上身和腰,跨相对的动作特点,在舞蹈表演中身体始终保持三道弯的形态,S状的左右摇摆,故而具有雕塑性。

3。2。3 不同的动力根源受到不同的流变过程

胶州秧歌主要通过舞者双脚下的“拧”腰部的“扭”而形成三道弯的体态。比较注重全身的配合,脚底的拧配合以腰部为轴上身的反方向的拧动,手臂顺腰部拧动的力量绕8字园,手腕的翻动,使动作链接起来,形成流畅的舞蹈形态,体现了胶州秧歌的柔刚合一的别样风韵。

云南花灯是以脚下的崴带动身体的三道弯,上身与脚成反方向的律动,舞蹈有的活泼,有的悠闲自在,整个舞蹈较为单一,多以模仿当地人民的劳动生活为主,没有太多的技术技巧,较多的展现出人们生活的状态,使舞蹈看上去唯美,舒适。

胶州秧歌动律体态特征分析(3):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8466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