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太阳能光热电耦合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22-04-23 17:56来源:毕业论文
国外的发展现状1978年,Kern和Russell[7]首次提出了PV/T系统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太阳能的利用进入了新的研究阶段,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此以后,全球越来越多的学者先后对

国外的发展现状1978年,Kern和Russell[7]首次提出了PV/T系统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太阳能的利用进入了新的研究阶段,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此以后,全球越来越多的学者先后对PV/T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80100

1。Bjornar和Rekstad[8]设计了一个PV/T系统即将一块黑色的PVC集热板压在单晶硅电池上面,并在它们的外表面加上玻璃盖板,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上研究了集热器的光电和光热以及综合使用效率。

2。HisashiSaitoh等研究人员[9]将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敷设在铝板上,而在铝板的背面粘贴有换热铜管,并用盐水来做传热介质,并对该PV/T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测试。

3。Zakharchenko等人[10]使用了不同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和冷却方式对PV/T系统进行了多种样式的设计,并进行优化来研究各种设计的冷却效果和集热效率,研究分析得出太阳能光伏电池需要加在集热板的冷水进口处,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冷却和提高即热效率。论文网

4。T。T。Chow等人[11]对采用单层盖板的管板式PV/T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建立了动态数学模型,对包括发电效率、集热效率和光热/光电转换效率在内的瞬时效率都进行了计算分析。

5。Gary和Adhikari[12]设计出了空气型的PV/T集成系统稳态、动态的数学模型,并研究出:若平板PV/T系统使用双层玻璃盖板,PV/T系统的能量损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热效率。

2国内的发展现状

1。重庆大学的崔文智等研究人员[13]对太阳能光热电耦合系统的动态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PV/T系统的动态变化模型,并设置多种天气条件对该PV/T系统热利用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结果显示,太阳光照强度对太阳能光热电耦合系统所产生的热水的温度、输出的电功率的多少均有着重大影响,并且系统的综合热利用效率还与太阳光的辐射角度,辐射频率等变化特性有关。

2。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14]利用国家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在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对传统光热电耦合系统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如:在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热后再进行冷却使用而不是产热与冷却同时进行,系统所利用的热能温度不高、能源品位低和热效率低等,致力于寻求更好的利用方案。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季杰、陆剑平等师生[15]自主设计了一套自然循环式PV/T实验系统,而该实验系统所研究的对象是人们普遍使用的扁盒式家用铝合金太阳能集热器。该系统可以在获得比较高的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较高温度的热水。

4。华南理工大学的王帅等人[16],对自然循环式平板PV/T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建立了三种不同的PV/T系统动态模型,并对动态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从光伏电池覆盖率、集热器的容积、集热器盖板的材料类型以及太阳能集热板对太阳能的吸收率对PV/T系统换热性能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王宝群等人[17]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集热器玻璃盖板的类型、流道内工质的入口流速以及系统集热器流道的几何结构这几个对PV/T系统整体传热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

太阳能光热电耦合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307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