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抗细菌感染药物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2-03-03 21:31来源:毕业论文
1928年微生物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青霉素[1]。世界第二次大战中青霉素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青霉素成为了第一个作为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随后许多抗

1928年微生物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青霉素[1]。世界第二次大战中青霉素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青霉素成为了第一个作为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随后许多抗生素被人们发现和生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在临床上亦引起了一些问题,如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使抗生素的疗效降低。78508

致病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几十年来人类广泛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的结果。已知大量使用红霉素、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导致肺炎链球菌产生很强的耐药性[2]。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包括染色体突变、生物被膜的形成、遗传物质的转移,转座子的激活等[3]。 传统的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胞壁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 DNA的合成来直接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达到治疗效果[4]。细菌在这种选择性压力下,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甚至产生多重耐药菌。每年有1600万人死于多重耐药菌所造成的传染病的事实。然而开发一种新型抗生素,周期时间长,投资巨大,一代耐药菌的产生时间很短,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性的产生速度[5]。论文网因此寻找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菌药物已成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一项紧迫的课题。相关数据显示,在所有的传染病中,至少有65%的与通过形成生物膜增殖生成的细菌群落有关。此外,依赖QS的细菌行为也对食品变质腐败、水产养殖、水质净化、船舶等行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影响。这些形成特定生物膜结构的细菌已被多次观察到对抗生素的抗性是它们处于浮游状态对抗生素抗性的100倍左右。生物膜内的细菌行为是由群体感应(QS)现象调控的,即细菌通过一种依赖细胞密度的方式释放化学信号分子并表达毒力基因。为了破坏生物膜所做的尝试,使我们鉴定出了很多由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分子。这些活性分子可以抑制群体感应。这种现象也被称为群体感应淬灭(QQ)。此外,合成的化合物也被发现能有效的调节群体感应。这些群体感应抑制剂(QSI)可以竞争性抑制QS信号系统,提供了以这些靶点来开发新药物以战胜病原体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Fleming A。 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on of cultures of APenicilliu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ir use in the isolation of B。 influenzae。 Britis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athology 1929, 10: 226~236。

[2] Rolo D, S Simões A, Domenech A, et a1。 Disease Isolates of Streptococcus pseudopneumoniae and Non-Typeable S。 pneumoniae Presumptively Identified as Atypical S。 pneumoniae in Spain。 PLOS One。 2013; 8(2): e57047。

[3] Duwat P, Cesselin B, Sourice S, et al。 Lactococcus lactis, Abacterial model for stress responses and survival。 Int J Food Microbiol。 2000 Apr 10; 55(1-3): 83~86。

[4] Rasmussen T B, Bjarnsholt T, Skindersoe M E, et al。 Screening for 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 (QSI) by use of a novel genetic system, the QSI selector。 J Bacteriol, 2005, 187: 1799–1814

[5]朱玲。细菌耐药性-公众健康的最大威胁[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9) :151~152。

[6]。 Fuqua W C, et al。 Quorum sensing in bacteria: The LuxR-LuxI family of cell density-respons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s.J Bacteriol, 1994,176:269。

[7] Williams P。 Quorum sensing, communication and cross-kingdom signaling in the bacterial world。 Microbiology 2007, 153: 3923–3928。

[8] Zhang RG, Pappas T, et al。 Structure of a bacterial quorum-sens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complexed with pheromone and DNA。 Nature 2002;417:971–4。

[9] Parsek MR, Greenberg EP。 Acyl-homoserine lactone quorum sensing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a signaling mechanism involved in associations with higher organism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0;97:8789–93。 抗细菌感染药物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04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