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正红花油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2)

时间:2019-04-13 22:19来源:毕业论文
图1-2-1 丁香酚结构式 2 正红花油质量研究 现状 国内中药部颁布的对于正红花油的质量检测标准是采用气相色谱法。处方是丁香罗勒油564mL、水杨酸甲酯3


 丁香酚结构式
图1-2-1 丁香酚结构式
2 正红花油质量研究现状
国内中药部颁布的对于正红花油的质量检测标准是采用气相色谱法。处方是丁香罗勒油564mL、水杨酸甲酯372mL、姜樟油10.7mL、肉桂油21.3mL、桂皮醛21.3mL、柠檬醛10.7mL。以聚乙二醇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20%;柱温170℃,理论塔板数均不低于2500;内标物质峰与水杨酸甲酯和丁香酚分离度分别应大于2和1.5。测得样品中含丁香酚不得少于38.0% (ml/ml);含水杨酸甲酯不得少于33.5%(ml/ml)[13]。目前国内对中药材原料控制的状况以性状鉴别为主,辅以规格优选,虽然国家药典对20%左右的药材规定了含量测定,但实际上多数的中成药在投料前并未规定药材的含量及做浸出物测定。原因是成品及半成品的标准中没有规定含量检测,药材的含量测定无保证或认为没必要。
    目前在卫生部颁布的药品标准成方制剂和化学药品地国标中查到了有关正红花油的3个标准,然而这三个质量标准对检测成分却不尽相同。卫生部颁布的标准一:WS3一B一1587—93的含量测定要求正红花油产品中的总酚量不能少于75.0% (mL/mL ) 。标准二:WS3B一2699—97要求水杨酸甲酯的含量不能少于33.5%(mL /mL ),而丁香酚的含量不能少38.0%(mL /mL )[4]。而另外化学药品国标WS1一XG一2002含量测定要求仅α-蒎烯的含量为9.40~17.23%(g/g);以及含有水杨酸甲酯的量为64.17~78.43%(g/g ),这样质量控制标准的不一致,导致目前市场上不同厂家生产的正红花油产品的组成及其比例差异较大[14]。
    同时现在市场上假红花油与正品相似,其标准只有少数口岸药检所掌握,一般药检所无法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 1994年株洲地区抽检34批依马达正红花油样品,合格品只有6批,在假红花油中仿制者往往少投价格较贵的丁香酚而多投水杨酸甲酯,造成水杨酸甲酯的含量很高。也只是由于没有颁布统一一致的对于红花油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才会导致不法商家为了谋求暴利而制造出廉价和质量完全不合规的假的正红花油而流入到市面上售卖。正红花油中的主要的药效成分的含量以及所占比例都应该有一个适用标准,这样才能够发挥红花油该有的疗效,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综上所诉,正红花油的原料种类较多,来源较广,化学成分较复杂,质量均一性控制较为困难,然而基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和质量控制的需要,我们只有更加严格控制原料的来源,进一步加强质量的研究,才能适应现代药学发展的方向[15]。
3 国内外对于正红花油主要药效成分的研究方法
刘吉金[16]等人试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对红花油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采用日本岛津GC-17A气相色谱仪,WFID检测器,CLASS-GC10色谱工作站。与原《广东省药品标准》使用的方法不同,采用的是外标法。此法更能有效控制红花抽的质量,可作为修改红花油质量标准时参考。
隆颖[17]等人建立了正红花油中挥发性成份(水杨酸甲酯、丁香酚、桂叶油、香茅油)的质量控制标准。采用的是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香叶醇、丁香酚、桂皮醛、水杨酸甲酯、香茅醛和香茅醇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外标法测定制剂中水杨酸甲酯的含量。
张国浩[18]等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依马打红花油中丁香酚和水杨酸甲酯的含量,并对市场上不同批号的依马达正红花油的进行了检测。甲醇作为稀释溶剂,分别绘制了标准曲线,加标回收试验,样品测定等方面,通过本法并结合进口报告书的复核,能迅速识别假冒伪劣产品,并同时测定2种组分含量。 正红花油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3200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