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意见领袖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18-07-08 17:45来源:毕业论文
国内意见领袖识别的研究现状意见领袖,又被称为舆论领袖,于20 世纪40年代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 《人民的选择》一书中首次提出。他在二级传播理论中发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
打赏

国内意见领袖识别的研究现状意见领袖,又被称为舆论领袖,于20 世纪40年代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 《人民的选择》一书中首次提出。他在二级传播理论中发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认为信息的传播模式是按照 “媒介——意见领袖——受众”的方式进行,即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达到那些人群中不太活跃的人群。意见领袖是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 “活跃分子”。25440
拉扎斯菲尔德与其合作者们在提出意见领袖的概念后,又进一步对意见领袖及其对追随者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市场、流行资讯、公共事务、看电影四个方面探讨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并发表报告《亲身影响: 个人在大众传播流程中扮演的角色》。1971 年,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一书中,主要研究了意见领袖对创新扩散的作用,将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 “多级传播理论”。1982年,Joan S•Black继续研究意见领袖的影响,提出部分选民并非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而是对大众媒体的影响反应稍慢而已,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2003年以后,关于意见领袖的研究开始迅速增长,研究领域愈加宽泛,尤其是意见领袖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商业价值被广泛开发,大量进入研究领域。除此之外,在政治选举、政府公共决策、政策执行、公共事务、医疗、外交等领域也有涉及意见领袖的研究。在舆论引导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也在不断引起研究者的兴趣。论文网
2012 年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张志安老师曾主导编写了《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这是国内首个以微博“意见领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报告,但其对于微博“意见领袖”的定义和评判指标却受到了质疑。报告将“网络影响力”、“传统媒体影响力”、“亲和性”、“争议性”、“活跃度”等几个要素作为考察意见领袖的主要标准,这使得仅仅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内容为“圣诞节快乐”消息的贾平凹竟然入选意见领袖榜单且位列第 11。
对于什么是微博“意见领袖”,绝大部分研究都会在开篇就提出各自对其的理解或定义。刘志明和刘鲁在《微博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识别及分析》一文中提出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准确的定义微博“意见领袖”,文章给出的判断标准有两个:用户影响力和用户活跃度。微博作为一个信息交互平台,用户之间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进行交互,这些交互行为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用户的影响力越大,发布的信息就能得到更多用户的回应,相应的就会对其他用户的观点产生影响;另外意见领袖应该积极参与主题的讨论,与其他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样才更可能把自己的观点传递给其他用户。王平、谢耘耕将微博被转载量、评论量、微博用户的粉丝数及认同值四个指标作为衡量意见领袖的标准。周庆山等人的研究则认为判断微博“意见领袖”是否存在的外在标准是:“首先,引起粉丝的关注,其次,引起粉丝的赞同或者反对,具体则固化为评论和转发两个动作。”而武汉大学的芦何秋、沈阳等人的研究转而以“意见活跃群体”来形容包括意见领袖在内的网络活跃群体,定义为“活跃的意见表达者”,其中一些人的意见对其他微博用户的观点态度影响很大,有时甚至可能改变事件舆情的发展方向。与传统意见领袖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目前学界对于微博乃至网络意见领袖的研究显得比较匮乏,也没有对微博“意见领袖”定一个清晰准确、区别于传统意见领袖的定义。 意见领袖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924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