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底排弹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时间:2018-07-08 11:33来源:毕业论文
根据国内近两年来对底排弹测试技术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研究,现有底排弹测试技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1).常规测试 常规测试是指,在底排生产和检验过程中所采用的测试手段.其主要
打赏

根据国内近两年来对底排弹测试技术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研究,现有底排弹测试技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1).常规测试    常规测试是指,在底排生产和检验过程中所采用的测试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对底排装置的基本特性有一个把握.在该类测试中,底部排气弹在生产完毕后,被静止地安放在静止的实验台上,在自然条件下完成测试.热电偶一般用来测试药室温度;压电传感器一般用来测试弹底压力;薄金属的通断用来测定时间.25401
     (2).模拟测试
    进行底排弹机理性研究的单位一般都进行这类测试其主要目的是弄清楚在模拟风洞和旋转实验台环境下底排装置各参数对底排模型的影响.由于风洞大致模拟了弹丸实际飞行中所受空气阻力的情况,旋转实验台则大致模拟了弹丸自身的旋转,所以这类测试较之前一类测试更能准确地获到底部排气弹接近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各参数的值.虽然是在模拟风洞和旋转实验台条件下,但这种测试的测试条件还受实验者控制,所以在这种条件下,一瘫都是传感器安装在底排装置模拟器上,通过导线将通过传感器所获得的电感应量传递到实验室中的其它后续仪表中。
在上述的两类测试中,第一类测试测试条件较为简易,由于处在静态条件下,所以测试仪器可选用一般仪表即可篇二类测试较前者则复杂得多,由于测试条件的限制,测试仪表必须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传递电量的导线及其布置也都必须考虑.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来,这二类测试都不能称得上飞行环境下的动态测试,实弹飞行环境下底排各数的动态测试在我国目前还是空白.在这种环境下,不但要考虑传感器的抗震,抗冲击,抗潮湿,抗电磁干扰等的功能,而且要考虑后续记录仪的抗震,杭冲击,抗潮湿,抗电磁干扰功能,同时由于体积因素的限制,传感器和记录仪的体积还必须小总言之,飞行环境下的动态测试要求一个能同时测试四种参数,抗震,抗冲击,抗潮湿,抗电磁干扰的微型测试系统.也处因为这种对侧试系统高的要求使得多所来我国对底排弹飞行条件下的动态测试几乎一片空白.据作者参阅外文资料,国外对该类测试一般采用雷达,高速摄影,遥测等方法.但由于这种测试成本高,测试设备昂贵,而且必须由专门测试人完成,因而在我国现阶段难推广普及[1].论文网
1.2.2国外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开始研究储存技术。80年代,Louis R S提出了“将数字储存测试仪器应用在炮弹测试”的概念,并且深入探究此种概念的实现方法以及可能面对的困难。他将存储测试仪与无线遥感测量仪进行比对,相比较,存储测试仪具有体积更小,结构更为简单,功耗更低,并且不需要发射天线等优点。他们一共研究了3种测试仪:"A,B,C”三种存储测试仪。"A”型存储测试仪用于测试火炮弹丸膛内a-t曲线,抗过载3万8,重复使用次数为20次;"B”型存储测试仪是一个多通道测试仪,它利用自带的加速度开关启动记录过程,测试内容包括引信零部件运动速度,全弹飞行时间以及其他一些时间参数;"C”型存储测试仪用于弹丸侵彻终点目标过程的过载波形记录,该记录仪在ARRADCOM空气炮上做了模拟测试。从1983年~1987年国外有关文献的报道中可以看出,美国、以色列、法国等在这项技术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德法研究所完成了和无线电遥测系统兼容的小型存储遥测系统,存储容量为8Kx8,可承受8000g过载;以色列为终点参数快速存储专门建立了水回收靶道;奥地利推出了B700高G遥测系统,利用存储遥钡l加无线电遥测将膛内数据延时20ms,出膛发射由地面站接收。90年代,美国的SNL实验室研制了小型、单通道、高8值的加速度记录器可以承40,OOOg的加速度,采样频率为15kHzo IES公司的52型高冲击模拟信号记录器可以达到400kHz的采样频率,可以工作在1 OO,OOOg环境中。 底排弹测试技术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917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