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回转支承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时间:2022-10-29 23:19来源:毕业论文
海外回转支承发展较早,回转支承的研发技术已经成型。国外目前主要厂家有德国的HRE,法国的ROllix、Rks及美国、日本、英国的技术都比较成熟

回转支承研究背景及意义

 (1)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回转支承发展较早,回转支承的研发技术已经成型。国外目前主要厂家有德国的HRE,法国的ROllix、Rks及美国、日本、英国的技术都比较成熟。其技术种类多达十几种,技术装备以数控机床为主。国外对CAD与CAE技术掌控的比较好,他们将零件装配体的各项尺寸,使用条件,转速等数据输入电脑。电脑程序自动完成对产品进行计算,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设备,根据承载能力进行选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利用matlab等对产品进行分析模拟仿真。所以国外对回转支承的研发较国内更成熟,承载性能较好。84921

而在工艺技术方面,国外的已经普遍用CNC[[[3]Kania L, Krynke M, Mazanek E。 A catalogue capacity of slewing bearings[J]。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2012(58): 29-45]]机床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方法大大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同时减少了装夹次数,提高了装配的精度。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由于CNC机床的渐渐应用,无图纸化操作变得简单。计算机系统联网,使产品合同,产品设计,工艺设计CNC机床的使用,这让整个生产都变得高效。此外,国外的许多生产厂家对其操作和滚道的加工都有独到之处。

(2)国内研究现状

同海外回转支承相比,国内的研发较为落后。我国从70年代末才开始进行回转支承的研发,这标志着国内回转支承行业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原联邦德国的罗特艾德(Rothe Erde)公司特有的技术。组织引进时,我国通过考察了英国,日本,美国及原联邦德国的回转支承后,对其进行对比,发现原联邦德国的罗特艾德公司生产的回转支承质量最好。现如今可生产直径0。35-40m的回转支承,年产过万,品种与规格齐全,该公司已经具有规范合理化的生产流程线,能满足国内回转支承的基本需求,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我国浮式起重机承载能力从19世纪60年代的200吨至1978年到了3000吨[[[4]刘振辉,谭卫卫,谭家华。超大型海洋工程起重系统发展现状[J]。中国海洋平台,2006, 4 (2):1-4]],如今更是达到7500t。

目前,国内对于起重机的回转支撑结构有了很大的认识。刘雪霞在对回转支撑刚度分析方法和高强螺栓计算方法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有效的计算方法弥补回转式结构在计算方法中的缺陷[[[5]刘雪霞。回转支承承载性能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1]]。但是其计算方法还应该应用有限元计算结果对解析算法进行修正与改善;袁振钦的大型浮吊回转支撑结构轻量化设计分析研究,采用了新形式滑轮摩擦式回转支撑结构的概念[[[6]袁振钦。大型浮吊回转支承结构轻量化设计分析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4]],设计了模型试验,验证了分析的合理性,对工程结构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王艳琳和龚嘉程在大型浮式起重机回转支撑装置均载设计分析中指出多排滚轮式回转支撑结构,其优点是结构紧凑,稳定性高,制造和安装十分简单[[[7]王艳琳,龚嘉程。大型浮式起重机回转支承装置均载设计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    2013(2):46-49]]。由于采用多个滚轮支撑,支撑滚体受力比较合理。

而与国外回转支承对比,国内研发水平与国外顶尖水平还有着不少差距。每年,国内不少有着特殊要求的回转支承还需要向国外进口。国内回转支承生产厂家虽然有十几家,但是生产中,大型复杂回转支承的能力还是欠缺,所生产出来的回转支承也比同行业的顶尖水平重大约百分之50[[[8]王悦民,土艳琳,童民慧。超大型全回转浮吊新型回转支承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J]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9, 7(2): 180-184]],这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回转支承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0124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