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塔式起重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时间:2022-10-16 19:22来源:毕业论文
生活中常用的建筑塔式起重机溯源于西欧。据有关史料的记载,第一项有关建筑用塔式起重机的专利颁布于1900年,塔式起重机的首批原型样机出现在1912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生活中常用的建筑塔式起重机溯源于西欧。据有关史料的记载,第一项有关建筑用塔式起重机的专利颁布于1900年,塔式起重机的首批原型样机出现在1912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多年战争的破坏,战后各国面临着重建家园的艰巨任务,建筑业应运而生,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拔地而起,大量机械研究使用,从而出现了许多性能良好的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随着建筑施工工艺的改革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获得飞速发展的良好时机。各国争相研究塔式起重机,1923年欧洲试制成功第一台比较完整的塔式起重机,德国在20世纪初就批量生产塔式起重机,并在1941年公布了世界上最早的建筑用塔式起重机标准,即德国DIN8670工业标准,规定了以起重量与起重幅度为乘机的起重力矩为塔式起重机的实际起重能力,改变了过去唯有起重量为起重能力的习惯看法。参照国外塔式起重机的发展,我国塔式起重机的发展就比较缓慢,而且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从仿制国外先进塔机起步,学习先进技术,再到自己研究开发,我国经历了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84571

自从我国解放以来,经济基础建设大幅度展开,人力无法满足建设需求,而且施工进度缓慢,对于机械的需求度不断加大,于是向国外购买塔式起重机仿制,在1953年,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第一次展示出东德建筑师I型塔机,1954年在东北抚顺重型机器厂仿建筑师I型试制TQ2-6型塔式起重机,这是我国自制的第一台塔吊,随后在北京航空学院教学楼施工吊装,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建筑工地上使用塔机。这个时期,国内建筑业的塔机使用处于起步萌芽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初以后,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复苏阶段,建筑规模逐年扩大,塔机的品种和数量满足不了工程的需要。由此,上海的土建公司积极仿制和改进了从捷克进口的MB-40型塔机的技术性能,提高性能。随着建筑产品结构的巨大改变,高层建筑大量建造,过去自制的大量仿制捷克MB型的下旋式塔机几乎不能满足施工发展的需要。为此设计新型自升式塔机和努力发掘改造旧塔机是当务之急。1961年在北京成功自行设计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红旗-11型塔式起重机,这些塔式起重机可整体托运,能满足六层以下民用建筑施工的需要,大大缓解了施工压力。

20世纪70年代,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塔机的工作幅度、起重量和起升高度均有了显著提高。近20余年的研究发展,为我国自升式塔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72年在北京、上海等地自主设计了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起重能力为160t·m的QT-10型和120t·m级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已逐步接近国外同类型塔机的先进水平。随后塔机向多元化发展,也就是充分开发塔机的用途,塔机功能增多,性能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类型逐渐丰富。这一时期还研发了T100型、QT-20型等多种型号的塔式起重机,标志着我国塔式起重机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是塔式起重机发展的“黄金时期”。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制定了塔式起重机的三化标准,各有关设计研究所、建筑机械制造厂都竞相设计和研制各种新型塔机,先后出现了多种型号的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如QTZ100等,还有下回转快装塔式起重机,无论在品种和数量上都有了长足进步,产品性能方面已接近国外70年代技术水平,但还不能满足广大的建筑市场和各中大城市高层建筑施工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走向国际市场,眼界扩大,世界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更加先进的塔式起重机,如德国Liebherr公司的88HC型等、Peiner公司的SK280-03S型、Wolff公司的TN112型,法国Potain公司的FO/23B型、BPR公司的H3-36B型等,这些公司的塔机技术水平高已经是该时期的顶峰,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减轻塔机自重,提升性能,这些塔机的出现刺激了我国塔式起重机技术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塔式起重机的年产量连年猛增,产品走向国际市场。2006年销量约为6万台,至此我国成为塔式起重机使用和制造的大国,应用十分广泛。 塔式起重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0047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