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浮士德与魔鬼五阶段中形象之对比

时间:2021-10-23 20:36来源:毕业论文
《浮士德》剧中的主要人物是浮士德和靡非斯托,浮士德孜孜不倦、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他和魔鬼靡非斯托经历了追求知识、享受爱情、体验政治生活、探索古典艺术和建功立业五个

摘 要:《浮士德》剧中的主要人物是浮士德和靡非斯托,浮士德孜孜不倦、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他和魔鬼靡非斯托经历了追求知识、享受爱情、体验政治生活、探索古典艺术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在浮士德不断追求的这五个阶段中,靡非斯托成为浮士德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力量,他作为浮士德灵魂深处的对立面,在靡非斯托身上体现出一种恶以及否定的力量,两者在各方面形成显明的对比。73246

毕业论文关键词: 浮士德;魔鬼;五阶段;形象对比;

  Abstract:Faust is the play's main character Faust and the devil extravagant non Stowe, Faust diligently, the courage to explore the truth, the constant pursuit of the value of life, the devil as a negative symbol of Faust, showing people complete opposition with the devil。 He and the devil extravagant non Stowe undergone profound knowledge pursuit of knowledge, love to enjoy a better experience in political life,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classical art and feats five stages。 Faust in constant pursuit of the five stages, non-extravagant Faust Stowe become obstacles in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stage forces him as Faustian spirit and soul of opposites in the body reflects the extravagant non Stowe only one evil and negative forces, both stark contrast in all respects。

  Key words: Not The Storm   Five stages   contrast

《浮士德》剧中的主要人物是浮士德和靡非斯托,浮士德的形象来源于十六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各种民间传说,他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大约生活在十五世纪。剧中的浮士德是位满腹经纶的老学者,他性格充满矛盾,是一个不满现实而不断探索人生真理、不断追求的象征性艺术形象。而魔鬼靡非斯托陪着浮士德参与一系列的事情,这足以证明,魔鬼与主人公浮士德具有同样的价值地位。魔鬼靡非斯托也是歌德笔下一位罕见的,具有个性的文学艺术形象,靡非斯托他原名靡非斯托斐勒斯,来源于希伯来文,这个名字原本含着作恶者,破坏者,撒谎者和善的否定者等意义。歌德用这个名字来称呼靡非斯托看得出他赋予魔鬼更多的意义。在《书斋》一节中,他戏弄天真的学生的举动让人觉得他世故圆滑,聪明机智,能说会道。从全文后面的场景中,又能看到他的玩世不恭,逢场作戏等性格特点。朱文利在《浮士德:人类精神的隐喻》一文中指出:“靡非斯托是浮士德本身中的否定精神。”在浮士德不断追求的五个阶段中,靡非斯托成为浮士德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力量,他作为浮士德灵魂深处的对立面,在靡非斯托身上体现出一种恶以及否定的力量,两者形成显明的对比。正是因为事物具有相互促进发展的两面性,所以这种反面的恶和否定的力量,才不断地激发浮士德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进取。文献综述

一  追求知识阶段

在全剧开始的《天堂的序幕》里,魔鬼与天主对话时,靡非斯托把人比喻成“长腿儿的蛐蛐”,又把人的追求说成是“不住地飞过来啊蹦过去”,他认为人类的这种追求与奋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终究是白费力气始终改变不了自己的状况。这就表明他对人类的努力以及在发展中的自我完善做了很坚决的虚无zhuyi的否定。因而魔鬼靡非斯托认为,浮士德在自己的引诱下必然走向堕落,成为自己的俘虏。所以从一定程度上靡非斯托便象征了歌德要否定的,不承认事物发展变化的世界观,而天主认为浮士德在前进的追求道路上难免会犯错,但“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更确切地说,天主也就象征了肯定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观。正如余匡复在《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里说:“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活动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发展了自己,这就是歌德建立在斯宾诺莎哲学基础上的发展观念,这个发展观念也成了《浮士德》全书的哲学基础”。因而天主与魔鬼的这种争论表明了两种对人类善恶的不同看法,为了证实各自的观点,他们以浮士德为对象进行一场赌赛,天主答应魔鬼下凡人间,寻找引诱浮士德的机会。当时的浮士德对自己的书斋生活已感厌倦,对知识的追求也已失望,他精神贫乏对生活无望。当他想以自杀求得解脱时,恰巧复活节的钟声唤起他对生活的希望。当他与魔鬼靡非斯托订立契约时,靡非斯托认为浮士德会沉迷于酒色钱权的生活享乐之中,并且认为这就是他追求的理想生活,让他满足于现状喊出“请停留一下,你真美啊!”这样死去之后,浮士德的灵魂便成为他任意差遣的奴隶。但浮士德深信自己是一个永不满足,不断追求并且拥有崇高理想目标的人,所以他很坚定地与靡非斯托打赌订约。在这里浮士德代表“善”的化身,是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不断进取的象征,而魔鬼靡非斯托是“恶” 的化身,代表着消极堕落,厌世悲观,是贪图享乐的代表,是否定和罪恶的象征,在浮士德追求知识以及对知识失望的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知识悲剧阶段,浮士德和靡非斯两者形成显明的对比构成一对矛盾体。 浮士德与魔鬼五阶段中形象之对比: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352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