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从接受美学视阈解析《廊桥遗梦》伦理的回归

时间:2018-10-16 20:25来源:毕业论文
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长篇小说《廊桥遗梦》,以极为敏感的“婚外情”为题材,讲诉了一段凄美的令人同情的爱情故事。面对情人与家庭,爱情与责任,弗朗西丝卡忍痛地

[摘 要]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长篇小说《廊桥遗梦》,以极为敏感的“婚外情”为题材,讲诉了一段凄美的令人同情的爱情故事。面对情人与家庭,爱情与责任,弗朗西丝卡忍痛地选择了后者。小说在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的同时,也引起了读者对爱情、婚姻与伦理价值观的思考。本文尝试着以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从读者对爱情永恒的心理欲求、悲剧的审美效应、现实的审美期待三个角度解析《廊桥遗梦》的成功。29102
[毕业论文关键词]《廊桥遗梦》 接受美学 伦理回归
   
1992年,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用前后不到两周的时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廊桥遗梦》,这部不到8万字的作品,自出版后便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它曾盘踞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列长达三个月之久。而今,它已被译成多国语言,印刷量高达千万册之多。1995年,这部佳作被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搬上大银幕,受到广大读者及观众的一致好评。小说没有瑰丽的语言,没有华丽的场景,罗伯特•詹姆斯•沃勒以极为敏感的“婚外情”为题材,小心翼翼的向世人讲诉了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应该说《廊桥遗梦》的成功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罗伯特•金凯德与弗朗西斯卡迟来的真挚爱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当面对是与心爱的情人远走高飞,还是留在封闭的农场守候家庭圆满的抉择时,弗朗西丝卡忍痛地选择了后者,选择承担起她所应承担的责任。四天坠入爱河的甜蜜恋情,两人用余下半生的时光将其守护。这段美好的爱情与悲剧的结局的撞击,刺激着读者的审美体验,使之产生审美阅读的悲剧快感。在爱情与责任的面前,弗朗西丝卡最终还是选择回归家庭,守护家庭的圆满。伦理的回归,符合当下世人的社会伦理价值观,同时引起读者对人生、爱情、责任及伦理价值的思考。本文尝试以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从读者对爱情永恒的心理欲求、悲剧的审美效应、现实的审美期待三个角度来解析《廊桥遗梦》的成功。
一、爱情神话——永恒的心理欲求
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提出了“接受美学”这一概念。同以往的文学研究不同,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在评价作品时,强调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重视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构成的。作品是沟通作者和读者情感交流的桥梁。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在“前理解”(即读者已有的阅读经历、阅读记忆,以及兴趣爱好、文化水平、社会环境等)的基础上,进行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品读文本,从而更好地促进作品的发展与流通。而作品想要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要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以“婚外情”为题材,讲诉一段真挚的爱情。对于爱情,特别是刻骨铭心矢志不渝的爱情,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满足读者对爱的需要。因而小说《廊桥遗梦》首先在情感上使读者产生爱情的审美期待。
欧洲欲求论发展史中有一理论为“自然欲求说”。它肯定人的欲望,包括物质欲望,强调七情优尔欲存在的合理性,指出爱情给人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以及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对性的欲望,对爱情的欲望,是符合人性发展的自然要求。意大利人文主义先驱薄伽丘在其著作《十日谈》以“绿鹅”的故事来肯定人与人之间的相爱,他强调爱情是来自人天性的一种自然感情。这种思想传统为读者认可《廊桥遗梦》中的情感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接受美学视阈解析《廊桥遗梦》伦理的回归: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420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