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明清时期淮安城市平面布局初探(5)

时间:2024-02-27 21:27来源:毕业论文
新城始建于元朝末年。当时,张士诚命其部将史文炳镇守淮安,史文炳修筑一座土城,即后来的新城。明洪武十年(1377)指挥时禹在史文炳所著土城原址

新城始建于元朝末年。当时,张士诚命其部将史文炳镇守淮安,史文炳修筑一座土城,即后来的新城。明洪武十年(1377)指挥时禹在史文炳所著土城原址上“取宝应废城砖石筑之”[4]56。由于土城低薄,永乐二十一年(1423)又“令军士增筑、门上建楼”[4]56。正德二年(1507)总兵郭宏重修新城,到隆庆五年(1571),知府陈文烛又再次对新城加以重修。清乾隆十一年(1746)督抚题准拨发帑银,由山阳知县金秉祚“承修,里墙戗土加帮宽厚”[4]57。修好的新城,不仅在明朝末年能容万家居住,“在明季,城内居民尚有万家”[4]57,而且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仍能“尤称蕃盛”、甚至在“咸丰十年(1860)后,乡民颇屯聚其中,并得安全”[4]57。论文网

新旧二城之间,即为联城,俗称“夹城”。“其地本为运道所经,今陆家池、马路池、纸房头等处,皆粮船屯集之地”[4]57。明嘉靖年间,日本海盗猖獗,曾先后两次侵扰淮安。嘉靖三十九年(1560),“漕运都御史章焕题准建造”[2]126,由旧城东北隅接新城东南隅,旧城西北隅接新城西南隅,连贯了新、旧二城,故曰“联城”。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于多次听闻倭寇来犯的消息,在乡官胡孝谟奏议、巡抚尚书李戴上疏朝廷的情况下,联城才加高加厚,“加高五七尺,帮厚四五尺,随处适宜,始与新、旧城平”[2]126。万历二十三年(1595),署府、推官曹于汴又“添设敌台四座”[4]57,但是不久之后即坍圮。直到乾隆九年(1744),督抚题准拨发帑银,由山阳知县金秉祚承修,联城才“楼橹雉堞焕然一新”[4]57。

表1  明清时期淮安城修筑过程概况

年号纪年 公元纪年 修筑者 城池 修筑情况

洪武十年 1377年 指挥时禹 新城 增筑新城城墙

永乐十七年 1419年 不详 旧城 重修旧城鼓楼

永乐二十一年 1423年 不详 新城 增筑新城城墙,门上建楼

景泰四年 1453年 不详 旧城 重修旧城鼓楼

正德二年 1507年 漕运总兵郭鈜 新城 重建新城南门

正德十二年 1517年 漕抚丛兰,知府薛 旧城 重修城墙

嘉靖三十六年 1557年 知府刘崇文 旧城 再修城墙

嘉靖三十九年 1560年 漕运都御史章焕 联城 题准建造联城

隆庆五年 1571年 明清时期淮安城市平面布局初探(5):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0233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