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草房子》为例(2)

时间:2023-11-04 10:13来源:毕业论文
苦难会给人带来成长,不论是小说中还是现实中都是如此。在曹文轩的笔下,成长伴随着苦难,苦难引导着成长。在这种种的苦难中,人们看到的却不是绝

苦难会给人带来成长,不论是小说中还是现实中都是如此。在曹文轩的笔下,成长伴随着苦难,苦难引导着成长。在这种种的苦难中,人们看到的却不是绝望而是希望。少年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战胜苦难,蜕变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曹文轩本人也是一路在苦难中成长,直至成为今天的中国“国际安徒生文学奖”第一人。正如福克纳所认为的,苦难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1](p15)曹文轩出生于江苏盐城的一个农村,自然灾害加上人为因素,整个童年都非常贫困寒酸。但是对于童年时的苦难,曹文轩一直都怀抱着感恩之心:“我的过去,是与苦难朝朝暮暮厮守在一起的。这份苦难对于今天的我来说,成了不可多得的财富。它反而成为了我的人生与我的事业的必须。我不敢设想我没有它。所以我常满怀感恩:感谢上苍将美丽的苦难瑰宝恩赐于我。”[2](p69)就如《草房子》中经历苦难成长的少年一样,曹文轩也感恩着苦难,在苦难中成长,在苦难中一次次涅槃。那些充满苦难的童年经验是他一生都取之不尽的宝藏,非但不会枯竭,还会不断的刺激他的创作欲望,那是作者心中永不枯竭的泉眼。论文网

(二)苦难塑造民族性格

早在80年代初,曹文轩便将他多年的思想凝结成了一个明确的观点: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2](p152)并且坚定的认为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对于自身的工作抱有沉重感与崇高感。对此曹文轩先生在创作中也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勇于面对命运,面对逆境,吃苦耐劳的孩子形象。

孩子就像是刚破壳的雏鸟,稚嫩且单纯。诚然,儿童就像一张干净的纸,外界的影响其实是巨大的。所以在创作儿童文学的过程中,曹文轩坚持着:“只有站在塑造民族未来性格这个高度,儿童文学才有可能出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内容、富有全新精神和具有深度力度的作品。”[3](p358)他将优秀的民族性格融入到作品中,融入到笔下的小小主人公身上,他喜爱那些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孩子,偏爱那些因为善良而温暖了人心的孩子,称赞那些善于发现,奇思妙想的孩子。他把这些孩子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真实。

《草房子》中的桑桑看到渔船用网捕捞鱼虾,心里痒痒的也想要一张网捕鱼,于是把父母的蚊帐剪掉当作了网,最后被母亲惩罚“没收”了自己的蚊帐。他把家里的锅砸了卖掉,换回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鸽子,随后又怜悯鸽子只能钻墙过夜没有住处,于是把家中碗柜改造成了“鸽笼”,结果被妈妈拖回家一顿结结实实的揍了。他好奇为什么冰棍要捂在棉套里,于是在三伏天穿上厚厚的棉衣。桑桑是与众不同的,就像曹文轩在书中写道:“桑桑就是桑桑,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这倒不是因为桑桑是校长的儿子,而仅仅只是因为桑桑就是桑桑。”[4](p6)他敢想敢做,并且动手能力极强,用蚊帐做的渔网也捕到了不少鱼,为家庭改善了伙食。用碗柜改造的鸽笼虽然粗糙却也十分适合鸽子居住,曹文轩对于桑桑勇于探索,奇思妙想的性格进行了赞扬。而另一个孩子杜小康,则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一家,经营着一家杂货店,他有一年四时可以更换的衣服,有自行车有皮带还有口罩,是其他孩子们羡慕的对象,却因为家中遭遇变故而破产只好辍学,经历了内心的挣扎终于放下自己的骄傲,跟着父亲去养鸭子收鸭蛋,养鸭失败后没有被再一次的挫折打倒,反而体会到养鸭的那几个月的经历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生活的苦难使他更加坚强。正如老师说的:“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应该就是他了。[4](p242)苦难造就了一个顽强坚韧的杜小康,这些力量一定可以支撑着他创造出属于他的未来。从曹文轩塑造的这些人物可以看出,这些将中华民族优秀性格彰显出来的孩子,被刻画的栩栩如生,如此的不吝笔墨,可见曹文轩的用心良苦。 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草房子》为例(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819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