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晚明市民小说中妇女婚恋观的变迁(5)

时间:2023-07-25 23:00来源:毕业论文
《绣屏缘》虽是清初的小说,但反映的却是晚明时期的社会情况。从这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当时社会中有部分人认为媒妁之言是不利于男女婚姻的,

《绣屏缘》虽是清初的小说,但反映的却是晚明时期的社会情况。从这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当时社会中有部分人认为媒妁之言是不利于男女婚姻的,容易导致怨偶的增加。

虽然明代中后期统治者荒淫腐朽,社会观念也有所改变,但是当时社会仍然存在很强的封建礼教势力,男女在追求爱情自由时往往会遭到封建礼教的阻扰。如在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回《宣徽院仕女秋千会 清安寺夫妇笑啼缘》中,刘氏子与王氏女的结合就遭到了王氏夫妇的阻扰,最终导致王氏女思念成疾,为情丧命 。刘氏子知道后,竟用自己的热忱和心将其暖活。王氏夫妇最终被刘氏子的真情所打动,同意了此门婚事。这种起死回生的故事虽然不真实,但也能从中能看出当时作者极力宣扬爱情、真情的力量,以这种略带神话色彩的故事鼓励女子勇敢追求爱情。又如在《醒世恒言》第八回《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慧娘和孙润相恋,并私定终身,最终被告上公堂。慧娘曾道:“贱妾无媚苟合,节行已方,岂可更事他人。况与孙润恩义已深,誓不再嫁。若爷爷必欲判离,贱妾自当自尽。”最终,慧娘的言行感动了太守,决定成全两人的这份情。而乔太守的行为不但没受到世人职责,反而“人人诵德,个个称贤” 。王氏女、慧娘的行为,都可以看出明中后期社会的年轻男女要为爱情奋力抗争的观念。在《二刻拍案惊奇》有一个故事中兴哥与兴娘相恋,但兴娘因病去世。后兴哥就与兴娘的妹妹庆娘两情相悦,但兴哥害怕庆娘父母不同意,便与庆娘私奔,去投靠了一位故交。当他知道兴哥投靠的缘由后,不但不指责,反而支持说:“这个何难,老仆自当与小主人分忧” 。说明当时对于男女私奔并没有受到众人的谴责,有一部分人是认同这种行为的。同时,我们要看到,在明中后期不管女子是以死还是私奔来反抗礼教,追求爱情自由,都是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观念的反对,说明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上有所动摇,有所改变。

(二)、择偶观念的变化

在爱情中伴侣的选择对女子的人生尤为重要,这可能是女子一生是否幸福的关键。但是在晚明之前,婚姻往往是要讲究门第相当的,不管对方的人品如何。这种情况在小说中也有所反映。如《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回《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的团头金老大虽然有万贯家财,但仍然希望将女儿嫁给士人,哪怕是穷书生莫稽。但是莫稽在及第后却为了娶门户相当的女子而将玉奴推下水 。这其实也是对门当户对的婚姻的一种讽刺,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在当时是存在很强的门第观念的。文献综述

但是到了晚明,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人们追求金钱利益,择偶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钱逐渐成为了女子招婿的重要标准,在明代小说中就有许多嫁给商人的女子。在《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九回中有一商人叫蒋生,在湖广、江西等地经营丝绸生意。他经过汉阳马口时看上了马云荣,她是当地缙绅马少卿的女儿 。但又犹豫自己只是商人,出身微贱,而马少卿却很开明,对蒋生说:“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 。马少卿能如此说,也是因为社会上重利的风气的影响,而且当时江浙等地商人大多发迹成名,使得当时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因此,马少卿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江浙商人。从缙绅马少卿的言谈,我们可以看出明代中后期人的择偶标准已由看重门第向看重金钱方面转移,人们甚至是士绅也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有钱的商人。在《金瓶梅》中西门庆能够娶得吴千户的女儿,也正是因为他自身有钱。陈经济准备娶妻时,守备夫人庞春梅为他挑选的既不是城里的朱千户家小姐也不是应伯爵女儿,而是商人的女儿。这也说明了财富在婚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晚明市民小说中妇女婚恋观的变迁(5):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8847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