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晚明市民小说中妇女婚恋观的变迁(2)

时间:2023-07-25 23:00来源:毕业论文
在传统的历史研究中,有关妇女史的研究一直备受冷落。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史的兴起,有关妇女的研究也受到了日益关注。明代妇女史作

在传统的历史研究中,有关妇女史的研究一直备受冷落。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史的兴起,有关妇女的研究也受到了日益关注。明代妇女史作为中国古代妇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以往明代妇女史的研究成果来看,其内容包括了妇女的贞节问题、娼妓问题、婚恋问题、地位问题等。

婚恋关系是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内容,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经济、伦理道德、家庭观念等多个方面。近几年的研究而言,女性婚恋的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明代的婚恋问题的研究也有所发展。汪玢玲所著《中国婚姻史》对中国的婚姻进行梳理,其中也包括了明代的婚姻 。张弘、靳力在《宗法宗族制度下明清时期妇女婚姻生活》一文中探讨了宗法宗族制度对妇女婚姻生活的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婚约的缔结,婚后生活、守节等方面 。关于寡妇的生活状况的研究,陶道强、刘正刚的《明清寡妇生活浅探》表明明清时期大多数寡妇除了维持生计以外,主要的社会职责就是抚养子女和代夫行孝,揭示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身心的双重压迫 。荆晓燕在《明中后期民间社会婚姻观念的变迁》中提出明中后期民间婚姻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财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大量出现寡妇改嫁、入赘、服役等婚姻状态 。赵崔莉的《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则将唐、宋、元与明代的相关法律进行比较,认为明代女性有一定的婚姻自主权,妇女离婚与再嫁相对自由,并在实际生活中拥有一定的财产 。

一个社会现象若是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就能说明其普遍性,“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可闻知,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如见之,使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因此,明清的市民小说在研究明清史中有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进行明代女性研究,探析明代社会的情况和妇女的生活状况,对研究明代社会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王引萍的《“三言”妇女描写之我见》,以冯梦龙的“三言”为依据,从“守节与失节”、“自择佳偶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承认与否定妇女自身价值”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此外,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还有蒙世南的《冲破理学的藩篱——从话本小说看中晚明的女性》探析新的生产力的产生,旧有的社会制度面临崩溃,对下层人们尤其是广大妇女的冲击 。而王菊芹的《<金瓶梅>婚恋描写面面观》一文中通过《金瓶梅》中婚恋观的描写说明当时社会上的商业文化精神和传统儒家文化的对立和冲突 。来自优Y尔L论W文Q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正因为市民小说在研究明清历史的重要地位,而之前关于女性婚恋问题通过小说来研究的形式较少。因而本文将通过市民小说来探讨晚明女性婚恋观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一、晚明婚恋观变化的历史背景

晚明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盛极转衰,传统思想逐渐僵化;同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随之出现了质疑和批判程朱理学的“异端”思想,主张个性自由。保守与革新的思想相互碰撞,导致晚明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婚恋观也随之改变。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产量增加,不仅可以满足个人和家庭的日常消费,还可用于商品贸易。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商业发展趋于繁荣,经商的人数也随之增多,并且出现了一些地域性的商业集团,如晋商、徽商等;而且一些城市的工商业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当时的杭嘉湖地区、松江等都成为了全国经济较为的发达地区。 晚明市民小说中妇女婚恋观的变迁(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8847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