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汉字构形理据對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4087字】

时间:2023-03-09 22:51来源:毕业论文
论汉字构形理据對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4087字】

论汉字构形理据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

一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与汉字构形的发展

汉字的构形理据,指的是汉字采用某种形体结构的


论汉字构形理据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

一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与汉字构形的发展

汉字的构形理据,指的是汉字采用某种形体结构的理由和根据,构形体现了何种造字意图。带来了哪些意义信息“,在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中,只有形体属于文字本身,汉字的音义来源于汉语。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表论文网意文字,汉字的构形理据探寻的是汉字字形与它所代表的词或语素的联系。

文字是由图画发展而来的,汉字始于象形,其特点是直接描摹客观事物的形体,字形是词所反映的客观物象的简略轮廓和线条,汉字构形物象性强,个体特征鲜明。建立在物象基础之上的文字符号直接与该事物联系起来,间接表示与该事物关联的某词某义,王贵元先生说:通过对商代文字构形的分析,可以发现早期汉字是字形直接表示事物。间接表示词的音义。“在这一阶段,汉字的构形理据主要体现在形体本身的象形性和形体之间的组合,汉字构形的理据是物象。

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构形的理据转化为词的音义,通过会意。音义结构体现出来,声符和意符参与整个字的构成,声符和意符的功能在参与整个字的构成中体现出来,形声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汉字构形的系统系增强。形声构形方式的产生,并逐步发展成主要的结构方式,为汉字的进一步抽象和简化提供了条件。

1物象构形阶段汉字的构形情况

物象构形阶段的汉字采用按物绘形的方法构形,物象性强,个性特征明显,其形体与构形系统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基础构件表形,构件数量多,变体数量也多。象形文字的构件具有浓厚的象物性,依物象之形表意,构件的形体。位置,因物象而异,形体呈现多样性。基础构件规范性差,没有定形。定量,基础构件数量就多。赵诚先生说:根据汉字发展的大势看,愈古老的系统,形体差别愈丰富,分类愈多,特殊而例外的现象愈复杂。与此相应,规范性就要弱得多。“

(2)构件组合关系的平面性,字形结构的象形性。以物象为基础绘制的字形各组成构件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成图形性平面结构,各构件分不出组合的先后层次,同处在同一平面上。构件的组合是根据具体物象的实际位置关系来体现构意的,字形结构的象形性很浓。

以物象为基础的汉字,图画色彩浓,具象性强,构形的随意性强,构形的系统性差。王贵元先生说:物象的画面性和饱满完整性与字形的线条性和择要性是造成同一物象多种字形的根本原因,所以,是字形表现的对象决定着构形系统的面貌。在字形以物象为表象的时代,其构形系统必然呈现象形和一物多形之态,也就是说,象形和一物多形的构形系统状态就是其成熟的状态。“

2音义构形阶段汉字的构形情况

(1)基础构件音义符号化,构件形体固定化。音义构形阶段,汉字构形的理据为词的音义,这时构件形体表示的是音和义,就是构件独立成字时,所记录的词的音和义,构件成为词的音义的载体,这些构件就成了意符和声符,构件大多来源于原初的象形字。构件以自己独立成字时的音和义参与构形,而不是物象,构件的直观物象性就逐渐淡化了,在书写便利的驱动下,形体与原来的客观物象越拉越远,汉字形体逐渐演化,形体的符号性逐渐增强,隶变之后,象形性消失了,构件就完全成了音义符号――声符。意符。

到了音义构形阶段,构件是原初独立成字的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以它们独立成字时所记录的词的音义来参与构形。体现构意。而在物象为基础的构形阶段,一物多形十分普遍,构件的写法不固定,变体数量多,构件的形体往往随着所构之字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到了音义构形阶段,这些作为音义构件的象形文字的形体逐渐固定下来。构件形体的固定化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王贵元先生称之为定形。定量。定位和定向。定形指的是同物象形体的单一化。固定化,定量指的是单字形体构件及其数量固定化,定位指的是构件在被构字中上下左右等位置的固定,定向指的是构件在被构字中方向的固定。

构件形体固定化的过程,就是构件形体象形性消失的过程,隶变之后,部分构件成了固定的部首。

(2)会义。音义组合的层次性,形声成为主要的构形方式。会义组合指的是意符和意符的组合,音义指的是声符和意符的组合,构件以所记录的词的音义来参与构意,表形构件变成了音义化符号,图形式的平面组合结构方式,逐渐变为层次组合的结构方式。随着基础构件固定化的过程,构件的符号化增强,基础构件相对减少,构件构字的频率逐渐提高,层次组合方式的出现,所需要的构件数量相对减少。

音义结合的形声字,声符与所记录的词的读音联系起来,意符与所记录的词的意义联系起来,既实现了构形的理据性,延续了汉字表意的特点,明确了汉字是汉语的词的符号,增强了汉字记录汉语的明晰性,又简化了汉字的构形方式,实现了造字的便捷,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形声结构产生以后,汉字的孳乳分化,选择了形声化的方向,形声字的数量急剧增加,它在整个汉字系统中的比重也相应加大,形声字逐渐成为汉字主体。据统计,甲骨文中的形声字约占20百分号,到了金文就增长到了50百分号以上,到了说文解字所收的小篆中,形声字已占到了80百分号以上,到了康熙字典,形声字约占90百分号,形声逐渐成为主要的构形方式。

二构形理据的消失与汉字形体结构的记号化

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些构件已经不能体现构形理据了,就演变成了记号,有些汉字形体的构形理据只是部分消失,形成了半记号字,有些汉字形体的构形理据全部消失,就成了记号字。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因某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形体失去了构形理据,遂成了记号字。半记号字,汉字形体结构的发展呈现出记号化的趋势。1物象构形理据的消失而导致汉字形体的记号化

原初汉字是象形的,构形理据为物象,随着汉字形体的演变,尤其是隶变之后,汉字形体由随体诘诎“的线条变成了平直方折“的笔画,汉字不再象形,形义联系淡化,这些象形字就成为了记号字。例如:日。月。水。木。刀。弓。车。舟……,这些字现在已看不出物象了,象物性丧失,变成了记号字。

2音义构形理据的消失而导致汉字形体的记号化

汉字的构形理据转换为词的音义后,汉字以会义。音义结构为主,但随着词的音义的发展,或者汉字形体的简化。讹变等原因,构形理据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形成了记号字。半记号字。

(1)字形变化而导致构形理据的消失。随着形体的演变,尤其是隶变,汉字形体在线条化。笔画化过程中,许多形声字。会意字的构件发生变化,而导致构件理据完全消失或部分消失而成为记号字。半记号字。如:说文:更,改也。从攴,丙声。“更“,原本是一个形声字,隶变之后,构件粘连而失去理据成为记号字。说文:春,从?从日,屯声“。春“,原本是一个形声字,隶变之后,保留了构件日“,具有表义功能,构件?“和屯“粘连成为记号,春“成为半记号字。说文:年,谷熟也。从禾,千声。“年“,原来是一个形声字,隶变之后,构件粘连而成为了记号字。汉字简化也导致了汉字构形理据的消失而形成了记号字。半记号字。简化,或直接减省繁体字的某些笔画。构件,或通过简单的符号代替原来的声符。意符等方法,简化了大批的汉字,亦形成了不少的记号字。半记号字。如:鸡“,原为从鸟奚声的形声字,经过简化,声符奚“变为记号又“,鸟“仍为意符,整个字变成了半记号字。?“,小篆由聿“和者“构成的形声字,聿“是意符,者“是音符,隶变之后,者“简省为曰“而成为一个记号,?“成为一个半记号字,?“通过草书楷化而又简化成书“,书“就是一个记号字了。

(2)语音变化而导致构形理据的消失。对于形声字来说,字音的理据来源于声符的读音,随着语音的演变,汉字所记录的词的读音和声符的读音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总是同步的,就使得许多形声字的声符失去了表音功能而成为记号。如:辈“,从非“得声,辈“和非“上古都属于帮母,随着语音的演变,帮“组声母分轻唇。重唇,辈“为重唇,非“为轻唇,非“作为声符就失去表音功能而成为记号;说文:刻,镂也。从刀,亥声。“现在,声符亥“已失去了表音功能,刻“成了半记号字;说文:溺,从水,弱声。“声符弱“已失去了表音功能,溺“成了半记号字。

三理据重构与汉字的形体结构变化

在汉字发展和使用过程中,汉字构形理据不可避免地不断弱化甚至丧失,但汉字是据意构形的,追求形义的统一贯穿于汉字发展的全过程,构形理据的弱化。丧失的同时,也就伴随着理据的重构,推动着汉字形体结构的变化,于此产生了大量的古今字。异体字等。

1词义理据的重构

(1)意符的增加。物象构形理据的消失,导致汉字形体的记号化,而一少部分早期的物象字增加了意符或声符,改造成了形声字,使形义关系得到重新统一,实现了理据重构。果“,原为象形字,上部为物象之形,随着形体的演变,失去了物象之形,于是新增意符艹“而成形声字?“,后又求书写的便利简化为果“。云“,原为象形字,后加意符雨“成为形声字?“。止“表脚趾意,原为象形字,后加意符足“而成为形声字趾“。

词义的引申,导致字形与所记录的词义之间的联系变得疏远,构形理据弱化,增加新的意符,重构理据,后加意符而成的形声字有一部分为亦声字。取“加意符女“而成娶“,竟“加意符土“而成境“,介“加意符田“而成界“,慈“加意符而成?“。

文字假借,导致字形与所记录的词义之间的联系丧失,增加意符,重构理据。吴公“。仓庚“等,加意符而成蜈蚣“。仓庚“;辟“加意符而成僻“。避“。壁“等。

(2)意符的换用。由于文字的假借或词义的引申,字形与所记录的词义之间关系疏远甚至丧失,更换意符,重构理据。没“更换意符而成殁“,佩“更换意符而成?“,振“换意符而成赈“。

2词音理据的重构

(1)声符的增加。增加声符,使字与所记录词的读音有联系。网“加声符而成罔“;食“加声符而成饲“;?“,甲骨文是象形字,后来加声符奚“而成?“;?“,甲骨文为象形字,后来加声符凡“而成?“。

(2)声符的换用。随着语言的演变,声符不再表音,更换声符,重构理据。形声字?“,声符?“随着语音的演变,不能表示?“字实际读音,而换成乃“以表实际读音。?“与?“,?“与踪“等都属于声符的换用而重构理据。

论汉字构形理据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

论汉字构形理据對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4087字】: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464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