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中國人的存茬与时间” 汉语湜”源于时”的考察【8273字】

时间:2023-03-09 22:45来源:毕业论文
中國人的存茬与时间” 汉语湜”源于时”的考察【8273字】

[摘要汉语是“集本在“。存在“。在者“三义于一身:本在语义体现为准则“常道“,存在语义体现为系词的断真“,在者语义体现为近指代词这“此“


[摘要汉语是“集本在“。存在“。在者“三义于一身:本在语义体现为准则“常道“,存在语义体现为系词的断真“,在者语义体现为近指代词这“此“。汉语的存在观念是从时间观念发展出来的:是“是由时“分化而来的,甲骨文的时“是后起的是“的源头。

[关键字是;时;时间;存在;此在;判断

<论文网p>近年来,英语系词tobe和德语系词sein成为思想界的一个关注焦点。这是因为,它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形而上学核心范畴的语言形式,以至于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对being[1]意义的探索史。

目前,哲学界所面临的一个困惑是:怎样用汉语来对译这个概念?是译作是“。还是有“或在“?这是因为西语tobe具有多种形态,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意义分别是形而上学的三个最基本的概念:本在。在者。存在。[2]而我们之所以产生翻译的困惑,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汉语是“还缺乏应有的深入研究。哲学界还不曾发问过:汉语系词是“是如何产生的?它的词源如何?它与汉民族的原初形而上学存在观念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弄清这些问题,不仅对于确定汉语系词本身的性质,而且对于认识中华民族的原初存在观念,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汉语是“与时“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恰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对存在“的考察结果一样,汉民族最初对存在的领悟也是与时间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如上所说,西语系词tobe同时含有形而上学的三个核心范畴本在。存在。在者的意义。我们尚未清楚意识到的是,我们之所以可用是“来对译tobe,是因为汉语是“本身具有与之大致相应的语义语法功能。现代汉语语法意义上的判断词是“,在古代汉语中曾将中华民族形而上学的三个基本观念本在。存在。在者包容于一身。[3]但是,如果我们粗浅地打量一下汉民族是“概念产生的历史,就会感到它似乎与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文明有些不相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还没有是“字,是“大约是在周代初期才出现的。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个民族自产生之日起,就必定有自己的存在观念,这个原初的存在观念必定成为这一民族文化的根源;反映这一存在观念的语言形式必定是一个最古老。最基本的词,它不会象一般词汇那样随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倐忽生灭,而会象古希腊语的einai[4]一样,虽然可以有不同形态,可以有变化发展,但永远是这个语言不可或离的基本词。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汉语中这般性质的是“怎么会是一个后起词呢?

这里,我们有必要事先说明一下汉字“跟汉语“的区别和关联。汉字是非常独特的文字,由于它的表意性,我们可以通过字形来了解其字义。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是做的这种工作。这虽然很容易误导人,使我们把文字与语言混淆起来,而忘记了语言的形式不是文字,而是语音;但另一方面,汉字的形旁却又实实在在地向我们隐隐透露着汉语的原初秘密。如果我们一方面摈除文字符号的干扰,透过语音直接把握语言符号的实质,另一方面也顺着汉字形旁透露的信息进行探索,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秘密:

汉语是“作为存在观念的语言形式,确实是汉民族最古老的观念;是“作为一个词,也并非后起词,而是一个最原始的词,只不过它最早的文字符号为时“,而不是是“。是“虽不见于甲骨文,时“却是甲骨文就有的文字,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弄清是“与时“的原始关联。考察如下:

从字形上考察,时“与是“是相通的。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时“字:时,四时也。从日,寺声。峕,古文‘时’,从之。日。“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说时“字:此[5]与许书古文合。汉无极山碑‘时’亦作‘峕’,尚存古文遗意。“同时,说文还说是“字从日。正“,即时“和是“均从日“,表明这两个词的意义都与日“有关系,因而与时间观念有关。

从音韵上考察,时“与是“也相通。根据词源学原则,如果两个字在语音。语义上都相通,那么它们就可能是同源词。时“上古属禅母。之部,是“上古属禅母。支部,这就是说它们声母禅母“相同,韵母之“支“非常接近。这是古音学上公认的一声之转“当中的旁转“现象,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源词。

从语义上考察,时“与是“也相通。最早的训诂书都直接指明了时“与是“之间的联系。尔雅·释诂下:时,是也“;释言:是,则也。“郭璞注:是,事可法则。“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诂曰:‘时,是也。’此‘时’之本义,言‘时’则无有不‘是’者。“段注又说是“字: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对时“与是“语义上的这种联系,自说文尔雅以来的辞书和历代语言学家从未对此提出异议。

通过以上考察,是“与时“的联系已初步显露出来。但这些毕竟还只是阐释学的考察。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提出文献学的确凿证据。

语言学界都非常清楚,是“的意义系统历来极为复杂,这些意义之间的关系,至今仍是迷雾重重。虽然如此,但它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还是很清楚的。这里,我们先从诗经中是“的用法进行讨论,因为它是公认可靠的最早的文献之一,而且对它的研究相对也较成熟。诗经中的是“还没有今天的系词用法,它的主要义项有:(1)形容词,正确,与非“相对。如魏风·园有桃:彼人是哉?子曰何其。“(2)近指代词,这。这个。这样。此。如小雅·巷伯:凄兮斐兮,成是贝锦。“(3)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如大雅·崧高:于邑于谢,南国是式。“根据向熹先生诗经词典[6]中的统计,是“作正确“讲的有2处,作代词这“讲的有60处,作复指前置宾语代词讲的有32处。这个统计反映着整个上古是“的主要特点:主要作指示代词,也作形容词正确“,动词认为……正确“等讲。

在早于诗经的最古老的文献尚书里,时“的主要意义和用法正是如此。时“在尚书中以每千字5。52的高频率出现,是居于前30位的常用词,这并非因为尚书处处涉及四时“或时间,实际上时“作为时间词讲的不足30百分号,剩下70百分号以上的时“,(1)绝大部分作近指带词此“或这样“及与此有关的意义讲;[7]另外还有以下意义和用法:(2)动词肯定“认为……正确“;(3)形容词正确“等。分别举例如下:[8]

1.指示代词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尧典: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

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舜典:惟当居是百揆而勉力行哉“)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舜典:布种是百谷以济之“)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大禹谟:是汝之功“)

帝曰:皋陶,……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大禹谟:是汝之功,勉之“)

益赞于禹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大禹谟:是天之常道“)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皋陶谟:言帝尧亦以知人安民为难“)

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益稷:若所行不在於是“)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汤誓:是日何时丧“)

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洪范:敛是五福之道以为教用“)

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益稷:是汝理水之功“)

王曰:呜呼!封,……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康诰)

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酒诰)

2.肯定。认为正确:

百僚师师,百工惟时。(皋陶谟:百官皆是言政无非“)

工以纳言,时而颺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益稷:当是正其而颺道之“)

3.判断:

王曰:呜呼!……越天棐忱,尔时罔敢易法,矧今天降戾于周邦?“(大诰)

有斯明享,乃不用我教辞,惟我一人弗恤,弗蠲乃事,时同于杀。“(酒诰:是汝同於见杀之罪“)

以上事实表明,除了多了表示时间。季节的意义外,时“与是“的意义。用法毫无二致。虽然尚书中混有伪文,但上面的例子不是个别的现象,不可能恰好都是伪文,除非尚书全书是伪书。退一步说,就算尚书靠不住,我们再来看诗经中时“情况。时“在诗经里的主要用法如下:(1)善“正确“。如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毛传:时,是也。“集传:不时,犹言岂不是也。“大雅·荡:非上帝不时,殷不用旧。“传疏:时,善也,是也。非上帝不时“就是不是上帝不善待你“。(2)此“这“这样“。如周颂·賚:时周之命,於绎思。“郑笺:此周之所以受天命而王之所由也。“大雅·思齐:神罔时怨,神罔时恫。“正义:神无有是怨恚文王者,神无有是痛伤文王者。“这两个是“都作此“讲。据向熹诗经词典统计,时“在诗经里作善“正确“讲的共7处,全见于雅;作这“这样“讲22处,其中颂15处,雅6处,风1处;而作时间讲的只有5处。[9]这就是说,时“作时间讲的仍是少数,而与是“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仍占绝大多数。诗经尚书时“用法的一致性说明,尚书时代时“曾经有谓词性正确“和近指代词这“此“的用法。今天天时地利“说法的时“,还保存着形容词性的正确“这个意义。天时“和地利“结构相同,利“是个形容词,时“也是个形容词,意为时机正确“。

以上现象只有三种可能的解释:其一,时“与是“是通假关系;其二,时“与是“是有部分同义关系的同义词;其三,时“是是“的前身,是“是从时“分化而来的。但时“与是“不可能是通假关系,也不可能是同义词关系。因为:第一,如果时“因为音近而假借为是“,即临时用时“替代是“,为什么上古文献中没有相反的时间之时“通假做是“的例子?第二,时“是先于是“产生的,在尚书里是“还很罕见的情况下,时“就通假做是“,这不太可能。第三,同义词是共时概念,而时“是“的非时间意义前后相承这一点非常明显。因此,可以肯定尚书时代时“有谓词性正确“和近指代词这“此“的意义。

怎样解释时“是“共有的正确“此“等意义?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时“先有了名词四时“时间“的含义,后来发展出指示代词这“此“。形容词正确“对“。动词肯定“认为……正确“等意义。但是对于汉语是如此重要的这些后起的意义,跟时“本身的时间意义和用法已经相去甚远,于是这些后起意义就转交给是“承担,是“就这样产生了。这就可以解释是“时“读音相近。义符相同。古书认为它们意义相同。以及时“具有是“的语义语法功能。是“却不具有时“的时间意义。也不在这一意义上通假时“等一系列问题。这就是说:是“显然是由时“分化而来的。

以上分析了是“时“二字的正确“。此“这“意义的来源,现在讨论它们的准则“意义。是“字本身就有准则的含义。说文:是,直也,从日。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於日也“;以日为正,则正於日也。“这也就是尔雅·释言是,则也“。郭璞注是,事可法则“之意。无论说文尔雅还是历代语言学家都认为是“的本义为直“(是非曲直“之直“)正“(正确)则“(准则),这就可以肯定,直“正“则“是是“的本义。仔细分析是“字的形体和古人对它的解释,可以看出是“原本包含两个因素:准则。断定。日“即准则;以日“为标准,断定其他事物是否直“正“,即为断定。以日“为准则,反映我们祖先原始时期的存在论观念_自然神崇拜。日“为万事万物之源,即中华民族形而上学的最高范畴本在“或本真“。尔雅所谓法则“,是将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具象化的一种表述,释诂所谓法,常也“。这个常“是常理。规律之意;如果将它形而上学化,就是道“,亦即老子所谓常道“。所谓实事求是“之是“,指的就是这个形而上学之道“。道“是形而上学的最高概念,如果抽去具体的民族文化内涵,就其为形而上学最高概念这一点看,道“就相当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本在“。

然而这一概念最初还是由时“承当的。前面说过,说文以后历代字书。历代语言学家和著名甲骨文专家,都认定时“的古文写作峕“从之。日“,也就是说,古文峕“是日“和之“的会意字。日“和之“都见于甲骨文,均是最早产生的词汇。之“甲骨文形为屮“下有一“,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徐锴笺:之言滋也,艸木滋长也。江阴孔氏广居曰:‘艸木初出,多两叶对生;及其既长,则枝叶左右参差。故‘屮’象初生之形,而‘ㄓ’象枝茎益大也。’“段注:之,出也;引申之,为‘往’义。“各家说法虽略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之“的本义有生长。发展。变动之意。这样,时“的四时“含义也就非常好理解了:日“变动运转而产生四时“,这是时“的本义;抽象的时间“意义如段玉裁所说,是由原来具体的本春秋冬夏之称引申“而发展出来的。时“后来从四时“意义发展出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准则“(本在)。此“(在者)和判断(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时“曾经是形而上学存在论的集中的语言体现。

时“为什么会是存在论概念?或者说,形而上学的本在。存在。在者三个基本概念怎么会与时间之词发生关系?这正是海德格尔在它影响巨大的存在与时间(又译是与时)[10]里想要告诉我们的。海德格尔把人这种此在“直接解释为时间性“。海氏认为,人这种此在与别的此在的一个本质区别是:人一经被抛在世“,就隐而不彰地领会着解释着存在这样的东西“;[11]而人总是从将来‘来向’自身“,[12]或先行到未来“,即人总是预先规划设计自己的未来,然后再采取行动。这样,人就首先在世内照面的……事物那里发现时间,……经验到时间“,[13]利用放着光和热的太阳“这一存在者生长出‘最自然’的时间尺度_日“。[14]现场“的日“变动不居,但人却从它那里领悟到没有在世内照面“的存在,领悟到那个没有照面“的常“法“则“_是“。因此,由万变的时“(运动变化的日)生长出不变的形而上学的最高范畴本在“意义,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中华民族的本体论观念是“来自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这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原初根源是有重要意义的。

是“来自时“的难题解决了,我们来讨论是“时“与指代词这“此“的关系问题。汉语的判断词是“与指代词是“有密切关系,语言学界一般认为判断词是“是由近指代词是“发展而来。[15]可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近指代词是“怎么会发展出判断词是“来?

这是关于是“的最令人困惑的一个问题。词义的派生主要有两种方式:引申或比喻。引申义以事物的相关性为基础,比喻义以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础。判断词是“与近指代词是“之间既无相关性,又无相似性,从词义发展方面无法解释。这种不同用法的是“也不是两个词同音假借的关系,因为上古是“基本不单独做判断词,也就谈不上是一个独立的词,当然也就谈不上谈和别的词同音假借的问题。从传统语言学角度,也许我们永远也解不开是“的判断义和近指义的关系之迷,但以哲学的眼光来看这一问题,这个处于遮蔽“状态的是“便顿然敞明“了。

海德格尔认为,传统的语言学是外在的句子理论“把‘是’降格,弄成为‘系词’“,[16]因此不可能让语言从遮蔽状态现象“。如果将是“从语言学的系词“还原,是“就显现它集形而上学本在。存在。在者三个核心概念于一体的实质:这个一体在汉语里就是概念的物质形式语音shi“。文字符号是“(原初文字符号为时“);三个核心概念即同西语系词tobe的三个基本义项相应:本在。存在。在者。英语tobe的动名词形态being有形而上学本在“。在者“二义,当作在者“用时,being可带上复数形态即beings,being表示形而上学最高概念本在“时,它不能带复数,而且须大写为Being;而tobe的动词形式(am/is/are)即存在“。因此,本在。存在。和在者在英语tobe分别用三种形态表示。而汉语是没有形态的语言,西语中由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的意义,汉语用同一形式表示。是“的判断义,即西语tobe的动词(am/is/are)表示的存在“意义;是“的准则“常道“义,即西语不能带复数的动名词being表示的本在“意义;而最令我们困惑的是“的近指代词这“此“义,就是西方形而上学三个基本概念之一的在者“意义,也就是可带复数的动名词beings表示的意义。西语tobe这三位一体的关系与汉语这三位一体的对应关系如下:

动词性存在“作为本在“的基本展示方式,其重要功能之一表现为断真“。实际上,所谓系词“是从语言学的语法角度讲的,从逻辑学角度讲,它的作用就是断真。本在是什么,什么存在着,在者与本在是什么关系等等,都是断真的问题;在“问题和真“的问题是统一体中的两个对立面,二者不可分割。所谓在者“泛指在时空中在世“的一切存在物,汉语此“可指代任何存在者,这就是是“所含的此“意义为什么成为形而上学是“的意义的原因。人这种存在者,海德格尔称为此在“,他说:本质上由在世组建起来的那个存在者本身向来就是它的‘此’。……‘我这里’的‘这里’总……‘那是从里’来领会自身的“,人这个存在者在它最本己的存在中秉有解除封闭状态的性质。‘此’这个词意指着这种本质性的展开状态。“[17]从语言学角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是“的指代义与判断义,从哲学角度看则是必然的,如果是“有了本在意义(准则“常道“),有了存在的断真意义(判断),却没有此在的意义,那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同西语一样,汉语是“也是一个统一的语义系统。

一部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对tobe意义的探索史,也就是一部探索人“本身的历史。此在通过话语道出自身“,[18]我们探索同人“这种此在同样原始的语言,就是探索我们自己。西方对tobe的探索古希腊即已开始,在现代发生语言学转向“以后的哲学。尤其语言哲学中,对此的研究更已成为一大学术前沿课题。然而,海德格尔说:‘是’或‘存在者’意指什么?我们今天对这个问题有答案了吗?没有。“只要人这种此在存在,对是“的探索就永无止境。

目前学界对是“的研究尚停留在怎样理解西方的tobe上,对汉语自身的是“的研究还未真正开始。当我们开始探索中华民族是“观念产生的历史时,不应当仅从古典文本的是“开始,还应当从更早的甲骨文本时期的时“开始。

注释:

[1]Being是英语系词tobe的动名词形式,相当于希腊语on。on是希腊语系词不定式einai的分词现在时中性单数第一格与第四格,是形而上学中的最高范畴本在“。参见余纪元亚里士多德论ON,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王路是“之研究述评,哲学动态1999年第6期。

[2]本在“(on)旧译本体“,今天哲学界一般译作存在“。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就误入歧途,从对存在“本身的探究转向了对在者“即本体“(某种实体)的研究,本体“术语意味着对On本身包含的丰富意义的狭隘化和片面化。故国内哲学界已倾向于采用存在“这一译语。由于汉语存在“有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为便于区分,本文将动词是“(系词)用存在“表示,将名词是“(即on)用本在“表示。

[3]今天哲学界一般将汉语的是“仅视为系词,没有注意到是“产生之初的本在“意义和在者“意义,如认为:中文的‘是’动词却没有名词形式(‘是非’。‘实事求是’等词中的‘是’虽为名词,但与‘是’动词无关),因而只能用于判断之中,却不能形成一个独立概念。“(赵敦华是“在“有“的形而上学之辨,见学人第4辑第392页。)此说是对汉语是“的极大误解,只看到现代汉语的情况,而缺乏对是“历史的了解。

[4]einai希腊语系词不定式原形,相当于英语的tobe。

[5]按:指甲古文。

[6]诗经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实际上,上古是“有相当部分是判断性代词,兼行代词和判断词功能。参见拙文〈论语〉判断句中是“的性质问题,载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四辑,巴蜀书社2001年版。

[8]括符中的是十三经注疏解时“为是“的该句原文。或其注释。

[9]见向熹诗经词典(修订本)时“条。

[10]如俞宣孟在西方哲学中是“的意义极其思想方式中即如此译。

[1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2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版。

[12]同上第376页注。

[13]同上第457页。

[14]同上第466页。

[15]笔者认为:是“的判断词用法和指代词用法的关系不是先后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体与分化的问题。参见拙文〈论语〉判断句中是“的性质问题。

[1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398页。

[17]同上154页。

[1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190页。

中國人的存茬与时间” 汉语湜”源于时”的考察【8273字】: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4628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