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札記二则【5604字】

时间:2023-03-08 13:02来源:毕业论文
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札記二则【5604字】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还有3枚木牍,2枚残损,编号完整的1号木牍长23,宽5。4,厚0。1厘米,木牍正面和背面各分上中下三排,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还有3枚木牍,2枚残损,编号完整的1号木牍长23,宽5。4,厚0。1厘米,木牍正面和背面各分上中下三排,由右至左书写章题;正面上排7行,中排8行,下排9行;背面上排。中排各9行,下排5行,尾部书右方囗囗字“,木牍共书写47个章题,整理者肯定是单论文网独的一种书。文物天地2000年第1期发表的刘海超阜阳博物馆藏品简介一文中配发了1号木牍的照片,可惜不清晰;2000年7月国学研究第7卷发表了胡平生阜阳双古堆汉简与〈孔子家语〉一文(下简称胡文),胡文公布了阜阳双古堆1号。2号木牍以及定名为说类杂事的阜阳残简的释文;2001年8月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暨长沙吴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安徽省阜阳市博物馆韩自强。刘海超。韩朝发表了西汉汝阴侯一号木牍〈儒家者言〉章题释文(下简称韩文)。胡文。韩文略有区别。阜阳木牍没有自题书名,韩文以为定县汉简儒家者言27章中14章与阜阳木牍内容相同,所以从定县汉简定名为儒家者言。笔者浅见,阜阳1号木牍毫无疑问是一本单独的书。从内容上看,阜阳1号木牍基本是纪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这与很少涉及孔门师生的2号木牍不同),历史上论语类著作应该很多,似不能因为其中阜阳1号木牍部分内容与定县汉简相近而直接取用定县汉简所定之名[1]。这里是笔者对1号木牍章题释文的二则札记。整理者编号从木牍正面上排自右向左顺序编排,直到背面终止,本文据整理者编号。

一.曾子问曰囗子送之“

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编号29:曾子问曰囗子送之“。

胡文无说,韩文注曰:存疑。“

说苑·杂言:曾子从孔子于齐,齐景公以下卿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君子赠人以财,不若以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则易以匹马。非兰本美也。愿子详其所湛。既得所湛,亦求所湛。吾闻君子居必择处,所以求士也;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

孔子家语·六本:曾子从孔子之齐,齐景公以下卿之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之,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酳,既成噉之,则易之匹马,非兰之本性也,所以湛者美矣。愿子详其所湛者,夫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孔子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

编号29章题曾子问曰囗子送之“,笔者以为囗“或可补晏“字,此章题所记或即孔子赞晏子送曾子言事。曾子所问对象自然以孔子最为可能,据孔子家语,孔子对晏子之言十分欣赏,孔子所作评论则亦以起由于曾子所问最为可能。

孔子家语·六本记晏子送曾子言,以游必择方,仕必择君“作比,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从而强调君子居必择处“。比之说苑,这种表述显然主次分明,更清晰而深入。说苑·杂言记晏子送曾子言:吾闻君子居必择处,所以求士也;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就局部具体言,在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之间实际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较之家语择方所以修道“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就晏子送曾子言事,说苑远不如家语所记深入细致。由此推论,孔子家语此段来源更为原始真确。

家语这段文字也最为完整。孔子家语·六本接着记孔子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孔子完全赞成居必择处“。孔子对晏子所言的赞扬评论承晏子送曾子言而来,榫卯相合。由此更知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章题与孔子家语关系最为密切。

晏子送曾子言之事,史籍除说苑。孔子家语外,尚见于荀子。晏子春秋。

荀子·大略:曾子行,晏子从于郊,曰:‘婴闻之,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婴贫无财,请假于君子,赠吾子以言。乘舆之轮,太山之木也,示诸檃栝,三月五月,为帱菜敝而不反其常。君子之檃栝,不可不谨也。慎之!兰茝。稁本渐于蜜醴,一佩易之。正君渐于香酒,可谗而得也。君子之所渐,不可不慎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语句虽互有差别,但旨意则一。晏子春秋所谓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云云似混入荀子·劝学中语。荀子·劝学中另有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一语,此当亦即晏子春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之由来[2]。晏子春秋一书西汉初年已经流传[3],其中一种本子发现于银雀山汉简中,刘向校书时删其重复定为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并作序文,一如其校定荀子(孙卿子)。故荀子。晏子春秋的此部分内容既有资料来源相同的问题,也存在写定文本。整理校订诸环节中窜乱的可能。刘向取材说苑杂事“,搜集编纂说苑,说苑·杂言吾闻君子居必择处,所以求士也;游必择士,所以修道也。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故不可不慎也“句,除所以修道也“另有独立资料来源外,则当即本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要之,孔子家语所记内容渊源古老,并与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关系密切,阜阳1号木牍编号29章题或即孔子家语·六本所记孔子赞晏子送曾子言事。晏子送曾子言事,儒家各种典籍中多有记载并有窜乱改变,说苑·杂言所记部分本自或已窜乱的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二.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

编号42: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

胡文注曰:见家语·六本。说苑·杂言。“韩文注曰:本章见说苑·杂言:‘仲尼曰史鳅有君子之道也。’家语·六本作‘史鳅有男子之道三焉!’“

史鰌为孔子同时略早之人[4],其人其事,王蘧常先生辑群书有全面严谨的绍介,部分可疑资料如说苑·政理所记卫灵公问史鰌以子路。子贡事摒弃不录(此条经钱穆考辨当属传说虚造[5]),今录王文于下[6]:

史姓鰌名,卫大夫,字子鱼。(吕览·召类注。新序一)故又称史鱼。(论语·卫灵公篇)其相反角。(御览三百六十三引管子佚文)孔子称之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论语)又曰:‘有君子之道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能曲于人。’(说苑·杂言篇)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迷子瑕不肖而任事。史鰌患之,数言蘧伯玉贤,而不听。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生不能进蘧伯玉而退迷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而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灵公往弔,问其故,其子以父言闻,灵公造然失容曰:‘吾失矣,立召蘧伯玉而贵之,召为子瑕而退之,徙丧于堂,成礼而后去,卫国以治。(大戴礼·保傅篇。贾子新书十。韩诗外传七。新序一。家语·困誓篇皆同)“

孔子对史鰌称赞有加,孔子家语。说苑都具体记载了孔子赞史鰌有君子之道三“的名目,孔子家语·六本:孔子曰:……史鰌有男子之道三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己而曲人。“说苑·杂言:孔子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不仕而敬上,不祀而敬鬼,直能曲于人。“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不管政治清明还是黑暗,史鰌都如箭一样笔直。孔子最赞赏的正是史鰌的刚直。

对于史鰌,诸子中庄子和荀子是激烈的批评者。庄子·胠箧: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这里的史“即指史鰌。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故曰:盗名不如盗货。田仲。史鰌不如盗也。“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豀利跂,茍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鰌也。“荀子·非十二子中还专门批评了子思。孟轲。

史鰌身上所体现的刚直的士节最为孟子提倡。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等豪言壮语倡导的正是这样一种士“的脊梁精神。荀子非孟,所以他批评史鰌并不奇怪。荀子·不苟批评田仲。史鰌欺世盗名的理由: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就是针对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来。

韩诗外传受荀子影响深刻,整篇韩诗外传54次引荀子,徐复观说韩诗外传大量证引了荀子的材料,甚至其著书体裁,亦由荀子发展而来,即可了解他受荀子影响之深。“[7]韩诗外传同时还受到了孟子的影响,全书6次引孟子,2次引孟子之母教,荀子非十二子,韩诗外传袭荀子而非十子,但不批评子思。孟子,正是最好的说明。韩诗外传卷4:夫当世之愚,饰邪说,文奸言,以乱天下,欺惑众愚,使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则是范睢。魏牟。田文。庄周。慎到。田骈。墨翟。宋駢。邓析。惠施之徒也。此十子者。皆顺非而泽,闻见杂博,然而不师上古,不法先王,按往旧造说,务自为工,道无所遇,而人相从,故曰:十子者之工说,说皆不足合大道,美风俗,治纲纪,然其持之各有故,言之皆有理,足以欺惑众愚,交乱朴鄙,则是十子之罪也。“前人如王应麟等以为这是因为荀子非子思。孟轲是出于韩非子。李斯之流篡改的缘故,金德建先生已经辨明荀子非孟,确实与韩婴不同[8]。韩诗外传受孟子影响最关键的则是确立了以节义为士的立身处世的立足点[9]。

刘向说苑20卷围绕20个中心主题摘引故事进行道德说教和政治劝诫,其标准一准孔门儒学。据徐复观统计[10],说苑全书引论语16次,引春秋24次,引易18次,引书16次,说苑引孟子8次,引荀子4次。荀子是刘向亲自校订序录的,其征引反不如孟子多,荀子对刘向的影响不如孟子明矣。说苑非为传诗而作,但其采传记行事“,直接受韩诗外传影响。韩诗外传所特别提倡的士节,则全为刘向所承受“[11]。刘向新序有节士。义勇诸题,说苑则除立节外,更有复恩。刘向立节前言曰: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可见,说苑承韩诗外传而强调士节正是纠正荀子而对思孟思想的发扬;说苑赞美史鰌强调士节,走的是思孟学派的路数。孔子赞美史鰌的刚直,子思是孔子孙,孔子家族学的孔子家语也同样赞美史鰌。因此,从编号42中尼曰史鰌有君子之道三“来看,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应该也就是思孟学派纪录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著作,而其时间当在荀子之前。

提倡刚直的士节是思孟学派继承发扬孔子思想一个重要主张。可另举一例。阜阳双古堆编号40:楚伐陈=西门燔“,韩诗外传卷1: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子贡执辔而问曰:‘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孔子曰:‘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争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于此,吾故弗式也。’诗曰:‘忧必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何足礼哉?’“说苑·立节: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阜阳木牍出自西汉初年墓葬中,其成书时间更远早于此,楚伐陈,陈西门燔“故事是早期的思孟学派所收集的孔子关于刚直气节的言论,应该就是韩诗外传。说苑此则故事的来源。楚伐陈,陈西门燔“的故事还见于西汉宣帝时定县刘修墓所出汉简儒家者言,儒家者言编号660:伐陈西门囗因使其降民修之囗“,编号2416二人囗“,唐山地震后已佚原简子曰丘也“。

--------------------------------------------------------------------------------

[1]定县汉简儒家者言的取名则显然考虑了汉书·艺文志之诸子略儒家53家836篇中有不知作者的儒家言18篇的历史存在事实。

[2]晏子春秋和荀子说记晏子送曾子言事,高亨虽未作多本之间段的比较,但也曾经作过句。词的细致分析,其结论却与我们正好相反,而这一结果还被作为评估整体晏子。荀子先后的重要证据。高亨〈晏子春秋〉的写作年代(文史述林)曰:彼此对照,显然不是晏子抄荀子,而是荀子抄晏子,有所删省改动,化古奥为浅明。“以古奥和浅明为唯一标准判断古书先后源流并非绝无问题,更何况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这里牵涉的荀子并不是出自一处。

[3]今本晏子春秋的编定过程十分复杂,各种不同意见可参看郑良树论〈晏子春秋〉的编写及成书过程,管子学刊2000/1,2。

[4]钱穆考订孔子未及交史鰌。(参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5]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6]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

[7]徐复观〈韩诗外传〉的研究,两汉思想史卷3。

[8]参见金德建〈荀子·非十二子篇〉与〈韩诗外传〉卷四非十子“节之比较,古籍丛考。

[9]徐复观〈韩诗外传〉的研究,两汉思想史卷3。

[10]徐复观刘向〈新序〉。〈说苑〉的研究,两汉思想史卷3。

[11]徐复观刘向〈新序〉。〈说苑〉的研究,两汉思想史卷3。

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札記二则【5604字】: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4620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