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孔子學易考论【7905字】

时间:2023-03-04 21:55来源:毕业论文
孔子學易考论【7905字】

一。关于鲁读“问题

孔子是否对周易曾有精深研究?本来,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


一。关于鲁读“问题

孔子是否对周易曾有精深研究?本来,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汉书·儒林传称,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尤其是被公认的最可靠的孔子文献论语亦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论文网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但是,论语此处有异读。陆德明经典释文·论语音义说:鲁读‘易’为‘亦’,今从古。“就是说,鲁论语此章原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这样,此章就没有反映出孔子和周易的任何关系。各种对孔子与周易关系的怀疑由此而起,以至形成中国学术史上一个著名悬案。

我认为,既然这种异读现象是由不同的论语版本造成的,那么,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最可靠的途径,是考察论语的版本源流,搞清鲁论与古论之间的关系。按照笔者的考察,鲁论和古论属于同一来源而晚出,前者是由鲁人伏卿以后者为底本进行改编而成的。在改编过程中伏卿曾参考过齐论,后来张禹在对鲁论进行改编时也曾从齐论吸收了一些内容。

自景帝时发现古论至郑玄时代,已有三百年左右。在这漫长的流传过程中,鲁论一定会不少讹误,其所吸收齐论的部分,也一定会与原文有出入。在这种情况下,郑玄在编校论语时便自然地要参考古论和齐论以纠正鲁论的论误。据陆德明讲:郑校周之本,以齐。古读,正凡五十事。“(经典释文·论语音义)但陆氏所引郑玄鲁读“,皆曰从古“,未有从齐“者,这是因为古论毕竟是鲁论的祖本,而齐论只是当时鲁论的一个次要来源。

鉴于鲁论只是古论的改编本,当然古论更原始。更可靠。加我数年“章的鲁读‘易’为‘亦’“,只是鲁论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讹误,所以郑玄将其改正:今从古“。至于后人对这个讹误大加发挥,甚至因此而怀疑孔子与周易的关系,实在是一个本可避免的误会。

鲁论将易“写作亦“,当系笔误。将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相互替代假借以至造成笔误,是中国早期手抄本的常见现象,如马王堆汉墓帛书常将功“写作攻“。配“写作肥“。爻“写作效“。动“写作童“等等。这种现象至迟在唐代还很普遍。如唐写本论语郑玄注为政篇将问“写作敏“。八佾篇将臣“写作辰“等等II。易“。亦“二字古音相近,正属于这种情况。

二。加我数年“章的真正含义与孔子学易“的时间

在肯定从古“的前提下,如何理解论语加我数年“章,又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孔子开始学易时间的确定。

由于史记将论语此章编在孔子六十八岁返鲁以后,所以有些人认为此语是孔子在六十八岁返鲁以后说的,而孔子学易亦在他暮年返鲁以后。如果这样理解,则六十八岁以后“。数年“。五十“三者之间相互抵牾。此章是由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构成的,数年“和五十“之间不可割裂,而无论怎样解释,数年“。五十“同六十八岁以后“皆扯不到一起。所以,这种解释于理难通。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史记对此章的编排呢?程树德说:世家将论语随意编入,其先后不足为据。“III应该指出,史记·孔子世家并不是完全将论语随意编入“。如: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司马迁将论语的叶公问政“一事(见子路,文有小异)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一事(见述而)放在孔子如叶之后,应该说是有根据的。但是,孔子返鲁之后的那一大段文字,即自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到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应如程氏所言,其先后不足为据“,因为孔子的这些言行已很难或不必确考时间。如: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等等,皆不应仅理解为六十八岁以后的事迹或行为特点。假我数年“之语正记在这一部分,故亦不必拘泥于六十八岁以后这段时间。

与上述观点相近,朱熹论语集注认为此章乃孔子近七十岁时所说:刘聘君见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加’作‘假’,‘五十’作‘卒’。盖‘加’。‘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愚按此章史记作‘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五十’字误无疑也。“对此,后人多有批评。如陈天实四书辨疑说:以‘五十’为‘卒’,‘卒以学易’,不成文理。“叶适论语足徵记说:信北宋之异本,而改自唐以前之古经,所谓郢书燕说矣。“程树德论语集释说:论语除鲁论。齐论。古论三家之外,并无别本,安得复有异字为刘元城所见者?好改经传,此宋儒通病,不可为训。“今案:三论外虽有他论,但东汉以后已渐湮没,宋人更无称者,故刘元城之读他论,的确可疑。

据程树德论语集释考察,擅改经传之举,除朱子改‘五十’作‘卒’之外,尚有数说。一,群经平议‘五十’疑‘吾’字之误。盖吾字漫漶,仅存其上半,则成五字,后人乃又加十字以补之耳。二,十一经问对有先儒以‘五十’字误,欲从史记九十以学易之语,改‘五十’为‘九十’者。“三,惠栋论语古义据王肃诗传云:古五字如七,改‘五十’为‘七十’者。“对此,程氏统而评之曰:之数说者,虽皆有一得之长,而仍不免窜乱经文之病。“

不过,更多的学者认为此章是孔子在五十岁之前说的。郑玄论语注曰:加我数年,年至五十以学此易,其义理可无大过。孔子时年四十五六,好易,玩读不敢懈倦,汲汲然,自恐不能究其意,故云然也。“IV皇侃论语义疏曰:当孔子尔时年已四十五六,故云‘加我数年,五十而学易’也。所以必五十而学易者,人年五十,是知命之年也。易有大演之数五十,是究理尽命之书,故五十而学易也。“邢×论语正义曰:此章孔子言其学易年也。加我数年,方至五十,谓四十七时也。易之为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吉凶悔吝豫以告人,使人从吉不从凶。故孔子言已四十七学易,可以无过矣。“刘宝楠论语正义曰:夫子五十前得易,冀以五十时学之,明易广大悉备,未可遽学之也。“宦懋庸论语稽曰:此孔子四十二岁以后,自齐返鲁,退修诗书礼乐时语也,盖诗书礼乐之修,非数年之功不可。因诗书礼乐而思及易,情之常也;方修诗书礼乐而未暇及易,理之常也。“

这种看法的最大问题是:在孔子未学易之前,如何能知道学易后可无大过?如已知道学易后可无大过,为何不马上学习,而要等数年后即五十岁时再学?刘氏以为明易广大悉备,未可遽学也“,实于理难通。

何晏论语集解则对孔子何时出此言的问题闪烁其辞: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年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天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矣。“这种解释,令人难究其真,以至招后人之讥:此言甚为胶固。‘五十而知天命’乃孔子七十后追述之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亦晚年赞易之辞。未至五十,焉知是年知命?又焉知他年赞易有‘至命’之言耶?“(叶适:论语足徵记)

此外,程树德论语集释尚列别解“数条。如孙淮海近语:非以五十之年学易,是以五十之理数学易也。大衍之数五十,河图中之所虚也。惟五与十,参天两地而倚数,合参与两成五,衍之成十。五者,十其五;十者,五其十。参伍错综而易之理数尽于此矣。“龚元×十三经客难:先儒句读未明,当‘五’一读,‘十’一读,言或五或十,所以加年也。“如此等等,皆曲为之解,尤不足信。

总之,加我数年“章乃至今仍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解释。

我的意见是:此章乃孔子在五十六七岁到六十岁之间说的,而孔子开始学易“亦大约在此时。

首先,加我数年“之加“字值得进一步推敲。刘宝楠论语正义云:

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彼文作假“。风俗通议·穷通卷引论语亦作假“。春秋桓元年郑伯以璧假许田“,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作以璧加鲁易许田“,是加“。假“通也。

何谓假“?借也。然而,人之天年有定数,安能相借?所以,加我数年“必为不可能实现的假设。如果孔子在五十岁以前出此语,其前提必须是他意识到自己天年已终。否则,享其天年,便可至五十。何须假年“?如果孔子是在七十三岁去世之前出此语,他一定会说加我数年,八十以学易“,这又和五十“毫不相干。其实,既然是假年“,则所假之年既可往未来方向推,也可往过去方向推。此处正属后一种情况,意思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如果我再年轻几岁“。因此,此语一定是孔子在五十几岁之后。六十岁之前说的。

其次,何晏等人认为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和学易“有关,是非常正确的。由于有加我数年“之语,所以五十以学易“之五十“即具体指五十岁。但五十而知天命“的五十“不同,乃以五十“概指五十岁至六十岁之间(孔子同时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皆当作如是观)。孔子在逝世之前总结他的一生时,认为五十岁至六十岁之间他最大的发展是通过学易“而知天命“。也就是说,他在此期间发加我数年“之语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再次,大过“二字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过去,由于在一般人眼里象孔子这样的圣人不应该有大过“,所以人们都认为大过“为虚指。这是由过分迷信圣人所致。我认为,此语由孔子总结五十岁以后几年来的经验教训所发,故大过“当为实指。

在孔子眼里,其大过“是什么呢?他五十岁以后至五十四岁离开鲁国之前曾任中都宰,政绩卓著,不断升迁,以至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自然不可谓之大过“。堕三都之事虽然最终失败,但这是忠君尊王“之举,在孔子看来亦不可谓之大过“。所以,孔子的大过“当指五十四岁以后周游列国一事。孔子是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而离开鲁国的。但在周游列国期间,到处碰壁,没有一位诸侯真心任用他,政治抱负一直得不到施展。时人讥之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亦自嘲: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在整整十四年的大好时光里,可以说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政绩。这不可不谓之大过“。

对此,孔子早有觉察。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在鲁哀公三年,也就是孔子六十岁的时候,鲁国季康子代立,欲召孔子回国,但被公之鱼劝阻,于是改召随孔子周游列国的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之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渴望返鲁,结束累累若丧家之狗“的生涯,说明孔子六十岁之前通过学易“和反省几年来的经历,已经认识到按照天命“(客观规律)和政治现实,他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在当时的列国间实现,他的使命是回到鲁国从事文献整理和教育事业,将自己的思想传授给后人。也就是说,当时他认识到周游列国已铸成大过“,故发出了归乎归乎“的悲叹。

既然如此,孔子为什么不及早返鲁,而又继续在列国之间奔波达七八年之久呢?一方面,从上述太史公的记载看,当时的鲁国政局不允许他回去;另一方面,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即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用时人的话来说,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所以,一直到孔子六十八岁时,季康子才在冉求的劝说下以币迎孔子,孔子返鲁。“(史记·孔子世家)

照理说,孔子在游历的最初几年尚满怀希望,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大过“。因此,孔子发加我数年“之语当在五十六七至六十岁之间,此时孔子已经学易。

以上主要是从论语本身来看孔子学易的时间。如果进一步考察其他文献,亦可得出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学易的结论。

其一,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周游列国期间,孔子没有停止讲诵和研究六艺的活动: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其二,说苑·杂言载:

孔子遭陈。蔡之境,绝粮,弟子皆有饥色,孔子歌两柱之间。……孔子曰:……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吾闻人君不困不成王,列士不困不成行。昔者汤困于吕,文王困于里,秦穆公困于,齐桓困于长勺,勾践困于会稽,晋文困于骊氏。夫困之为道,从寒之暖,暖之及寒也。唯贤者独知而难言之也。易曰:‘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圣人所与人难言信也。“

陈蔡之困,事在哀公四年,孔子六十一岁时。孔子现身说法,借自己的处境阐发周易的哲理,说明他在此之前已经研究周易了。

其三,帛书要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这个行“字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史记韦编三绝“一语证明孔子所读的周易为竹简,携带极为不便,而孔子六十八岁返鲁后就没再出远门,完全没有必要将周易放在行囊中。所以,行则在囊“之行“,只能理解为周游列国之行。如此看来,韦编三绝“和旅途颠簸也不无关系。

其四,要紧接在这段文字之后便记载了孔子与子贡关于周易的对话,而据史记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子贡正相伴随,所以他们的对话当发生在这个时期。从对话内容看,当时孔子已形成关于周易的独到见解,这当然是学易所得。

值得一提的是,学易“之学“不应理解为一般的学习,而应理解为研究。探索。宦懋庸论语稽说:自人言之则曰修,自夫子自言则谦之曰学也。“(程树德论语集释引)此语甚当。

总之,确如论语。史记。汉书。要等文献所言,孔子晚而喜易“,时间在他五十六七岁前后。

三。孔子学易“的过程与原因

孔子是如何学易的?他为什么到了晚年才学易“。喜易“呢?对此不但我们今人难以理解,就连孔子的高足子贡也深感迷惑。帛书要中孔子和子贡的对话所讨论的正是这个问题:

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子赣曰: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繁。’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之为也。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夫子曰:君子言以矩方也。前(剪)羊(祥)而至者,弗羊(祥)而巧也,察其要者,不×(诡)其德。尚书多勿矣,周易未失也,且又(有)古之遗言焉。予非安其用也“……赐闻诸夫子曰:‘孙(逊)正而行义,则人不惑矣。’夫子今不安其用而乐其辞,则是用倚(奇)於人也,而可乎?“子曰:校(谬)哉,赐!吾告女(汝)。易之道……故易刚者使知瞿(惧),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忘(妄),×(渐)人为而去诈。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避)咎,然后易始兴也。予乐其知……“子赣曰:夫子亦信其筮乎?“子曰: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粱(梁)山之占也,亦必从其多者而已矣。“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史。史巫之筮,×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从这段文献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子学易之前只把周易看作占筮之书,并且他不主张占筮。针对夫子老而好易“的情况,子贡批评道: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繁。’……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这说明子贡和它日“的孔子都仅仅把周易看作卜筮之书。它日“当然指孔子学易之前。在当时的孔子看来,没有德行的人才趋向神灵的保佑,缺乏智谋的人才去频繁地占筮。子贡在闻诸夫子曰:‘孙(逊)正而行义,则人不惑矣’“之后说:夫子今不安其用而乐其辞……“,这个今“字说明逊(逊)正而行义,则人不惑矣“也是孔子的它日“之教。就是说,只要孙(逊)正而行义“,人们就不会感到疑惑,因而就没有必要进行占筮了。

第二,孔子曾一度热衷于占筮,并且非常频繁。这从吾百占而七十当“一语可以看得很清楚。不主张占筮的孔子为什么一下子变得笃信占筮了呢?我认为这和孔子周游列国期间诸事不顺有关。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异常复杂,就连足智多谋的孔子也显得力不从心了,所以到处碰壁。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不得已搬起了周易,试图通过占筮来决定未来的吉凶祸福,所谓急来抱佛脚“。这正应了知谋远者,卜筮之繁“的它日“之教。

第三,频繁地占筮,很自然地使孔子对周易的文字细加玩味,以至于不安其用而乐其辞。“他如此喜爱周易的文辞,甚至连其占筮之用都忘记了。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形成了对周易的全新认识。他发现,周易有古之遗言焉“。此古之遗言“,当指文王遗教。因为在孔子看来,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咎,然后易始兴也。“这和孔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之叹,若合符节。在这古之遗言“里,孔子发现了周易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故易刚者使知瞿,柔者使之刚;愚人为而不忘,×人为而去诈。“这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周易之德义“。

第四,孔子发现周易的德义“以后,当然把德义“放在首要的位置:我观其德义耳也。“尽管如此,他并不因此而否定占筮,只是把占筮放在次要的地位,即我后其祝卜矣“。从而,孔子将周易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赞“。数“。德“。三者的关系如何呢?孔子认为: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德“是最高层次,是周易本质的体现。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则为史巫之筮“,皆未得周易之真谛。

第五,孔子学易后,虽然不否定占筮,但也不主张占筮,强调以德行仁义来求福求吉,而占筮只是最后的选择: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这和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繁“的它日“之教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孔子学易之前和学易之后是一以贯之的。其实,在孔子看来,没有德行的人,神灵也不会去帮助他,所以这种人也不必占筮:‘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

由于孔子晚年特别喜好周易以至达到着迷的程度,所以他留下了大量关于周易的言论,其中的一部分一直保存到现在。它们和其他西汉以前古书中连续记载的有关孔子的文献一样,并非假托,当为论语类文献。鲜为人知的是,孔子晚年(很可能在六十八岁返鲁之后)曾对成于他之前的几种周易文献进行过系统整理和研究,并为之作序。

注释:

I本文原刊于孔子研究1997年第2期。

II见王素编著: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III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二册,第471页。

IV见王素编著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

孔子學易考论【7905字】: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4436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