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企业家过度自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时间:2022-04-17 19:30来源:毕业论文
根据理论回顾,企业家一直为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稀有要素的持有者;是提高生产力和经济的主要动力,因此企业家在做决策之时,拥有其自

根据理论回顾,企业家一直为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稀有要素的持有者;是提高生产力和经济的主要动力,因此企业家在做决策之时,拥有其自主性,换言之,当企业家在环境改变需要其做决策时,他有可能在充分了解信息之后作出决策,也有可能因为过度自信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无论怎样,其他人不能帮助或者替他做出决策。事实上,企业家在与其他职员的决策权力博弃的过程中,他会从其他职员中听取建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判断,尤其是在行业形势好的时候企业家更会自信地做出不理性的决策而忽视他人的建议。

另一方面,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决策过程应建立在程序化的基础上,以程序化的过程表现出来。的确,通过程序化的过程可以提高企业家做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但现实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是之前从未发生过的,同时这种决策问题的本质,结构和解决方法都是很难把握的,当有因环境变化太快而导致的问题需要企业家解决的时候,企业家往往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走程序,这就需要企业家在短时间内根据之前的权变性思维和决策经验来“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做决策,因此,企业家做决策时的自主性和非程序性使得企业家在做决策时收到来自组织外部,组织内部,个人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过度自信作为个人因素中的一环,其测量与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企业家做决策也有着深刻的意义。

2。2 过度自信的相关研究

1 过度自信的内涵

Frank(1935)发现人们有过度的,不切实际的乐观zhuyi,特别是对于未来的事件。他们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如果他们在组织中的担任的角色越重要,那他们的过度估计倾向就会越强。Kahneman(1982)等人研究发现,人在做决策时的信念和偏好会出现系统性的偏差,并表现出过度自信、典型性、锚定、损失规避及心理账户等行为特征。Gervaris、Heaton和Odean(2002)将过度自信定义为,认为自己知识的准确性比事实中的程度更高的一种信念,即对自己的信息赋予的权重大于事实上的权重。关于主观概率测度的研究也发现确实存在过度估计自身知识准确性的情况[9]。

过度自信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过度自信一直以来也是心理学关注的热点。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过度自信进行定义:第一种定义是认为过度自信的个体会高估自身实际能力,表现,对事件的控制水平以及成功几率的一种认知偏差。研究者称之为过高估计,是个体评价自身绝对能力时所表现出的过度自信[10];第二种定义是认为过度自信是个体认为自身要高于他人的一种倾向,研究者称之为过高定位,是个体在评价自身相对能力时所表现出的一种过度自信。在金融领域,Grifin和Tversky在1992创建了过度自信理论,理论认为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们在他们有一定知识的领域中特别过度自信[11]。从过度自信的研究成果来看,过度自信的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认为自己高于平

均水平与平均能力。结合本文所研究的企业管理领域,并参考国内学者景卫丽,王晓东(2011)对过度自信的阐述,将本文所讨论的过度自信定义为:过度自信是人们过高估计他们的知识,能力和信息准确性的倾向。企业家过度自信是指企业家在进行决策时会因为高估自身决策的能力和知识而产生的偏差,从而导致企业家高估决策成功的可能性并低估与决策相关的风险

[12]。另外针对过度自信认知偏差,研究者们提出了信息加工偏差和误差判断的无偏效应。信息加工偏差认为信息搜寻策略与动机因素是造成过高估计的主要原因,联想记忆的机制促使人们依据最初的猜想去搜寻信息,在许多情况下,动机因素会增加这种偏差,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智慧的,知识渊博的,因此他们有理由相信自己所选的答案是正确的。针对误差判断的无偏效应,研究者们认为准确率与自信水平都受随机变量的影响。对于准确率低的题目,人们表现出过度自信,当准确率高时表现出不自信,人们在估计整套问题时的正确率时也犯错误,因此过难的问题往往被认为是更难的,这也导致在较难的问题上更加过度自信[13]。 企业家过度自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9278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