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医疗社会工作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时间:2018-11-30 19:37来源:毕业论文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发现影响协同领导关系的因素里并不包括专业知识,也就是说,协同领导的有效性不受跨专业的限制。只要领导者之间的关系符合以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发现影响协同领导关系的因素里并不包括专业知识,也就是说,协同领导的有效性不受跨专业的限制。只要领导者之间的关系符合以上研究结论,理论上医生与社会工作者是可以协同领导医疗小组的。从以上文献中可得出,协同关系的要素包括:对协同关系的反应、对彼此能力的担忧、关系的亲近、在其他方面的观点。本文在之后的研究中,会依据以上四个要素对协同领导者进行研究。
(2)国内的相关文献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国内关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医院体系方面的研究开始慢慢增多。笔者将这类研究分为介入空间和介入路径进行文献整理,首先是关于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针对在医院体系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信畅在《医疗社会工作空间》中,总结出以下优尔点:接待患者,建立双向转诊模式,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医院;处理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针对医院中产生危机的高危患者进行危机介入;情绪安抚,组织相同情绪或疾病背景的服务对象或者疾病背景的服务对象参加同一个小组,实现患者间互帮互助;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社会工作,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关于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应该经历一个合法化的过程,即应先让医务社会工作得到一张工作证,才能进行实务工作,通过工作成效逐渐扩大公众认知,使专业价值观得到认同。关于路径,马曌玄提出,介入过程为“体制嵌入——实务嵌入——价值观嵌入”。即医务社会工作首先得在医院体系内得到合法的地位之后,再进行实务操作,通过实务操作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渗入到医疗机构中。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医疗社会工作要融入到医院体系中,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医院是否需要这方面内容的补充,即针对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介入。介入方法需要考虑其合理性及可行性,即介入过程需要有合法的地位和发展的空间,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医务人员的认可,再寻求医务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的帮助,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工作领域。
关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笔者在查找医疗社会工作相关文献时发现,有一部分研究是针对医院中特定的疾病患者进行的研究,通过使用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对特定的疾病患者进行干预。通过阅读这类文献,笔者发现这些文献中的共同点是,都采用了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并存的方式,其中以小组工作居多,小组工作多用于为特定疾病患者群体及其家属提供社会支持。
刘晗阳在《对先心病患儿康复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中提到,“小组工作的介入模式可以帮助研究者为小组成员架起一座沟通、排解、安慰、支持的桥梁。 ”即把小组活动当成一个平台,为患者之间提供沟通机会,让患者感受到同为患者的情绪和心态,从患者身上得到同感。而刘慧在《医务社会工作在贫困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介入——以山东省立医院肾衰竭救助项目为例》中也说,“在家属等待透析者的几个小时里,带动家属一起做一些分享活动,互相之间交流照顾患者的技巧与方法,以及一些情感上的互相抚慰。 ”同样的,小组活动在其中也充当着桥梁的作用,引导家属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总结以上文献得出,国外文献关于协同领导者关系的研究得出,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通过同样的目标来达成协同合作,认可协同伙伴的能力、观点的情况下,领导者对伙伴的满意度高,就能建立起高质量的协同关系,从而达成有效的协同合作关系。国内因没有针对协同领导者的研究,转而寻找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方式可知,目前小组社会工作是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综合国内外文献,协同医疗小组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内是可以推行的。 医疗社会工作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677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