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单室双推力发动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时间:2018-10-11 15:02来源:毕业论文
许玉望[14]应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与准一元流动理论,在现有的内弹道方程基础上,建立了能对长尾管结构、多元推进剂组合装药及多元推进剂组合装药


许玉望[14]应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与准一元流动理论,在现有的内弹道方程基础上,建立了能对长尾管结构、多元推进剂组合装药及多元推进剂组合装药长尾管结构的单室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进行计算的通用方程组,导出了平衡压力计算的通用公式。其中对多元推进剂装药长尾管结构发动机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梁国柱[15]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的一体化程序进行了系统研究,开发了侧重于工程应用的软件分析了一体化程序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结构,使装药的几何计算内弹道计算和强度校核,以及图形显示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完成装药的初步设计。
马亮[16]对于含有金属丝的双推力药柱,利用Pro/E三文实体造型软件快速构造固体发动机装药,模拟药柱燃面推移过程,得到药柱燃烧的实时几何体,从而计算出不同时刻下药柱的几何参数和质量参数,为发动机内弹道性能精确预示提供可靠的原始数据。
为了从理论上分析了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产生两级推力的机理,刘海峰[17]等给出了在喷管膨胀比不变的条件下,采用改变燃烧面积和改变推进剂燃烧速度的方法设计出的若干种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装药型式。扼要介绍了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近年来应用新技术、新材朴和新工艺的情况。
李上文等[18]对高推力比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研制中的技术关键进行了分析,经缩比发动机和全尺寸原理发动机高低常温试验表明,采用两种燃速和两种药型螺压中能无烟推进剂组合成的单室双推力装药可以达到推力比16:1的水平,而且内弹道性能、重现性良好,发动机两级推力(压力)-时间曲线工作正常,两级推力(压力)过渡段平滑。该研究工作为今后进一步结合型号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江兴宏[19]基于有限容积的思想,构造任意形状的三文药柱燃面退移通用计算方法,并推广应用于嵌金属丝推进剂的燃面计算。计算过程只关心燃面的始态和终态,可完全避开错综复杂的几何燃面变化规律,实现任意药型下多推进剂、变燃速燃面退移的计算机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三文组合药型单室双推力发动机进行了喉部烧蚀条件下的内弹道计算,同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贾晓峰[20]通过几种燃速调节剂对含奥克托金(HMX)的丁羟橡胶复合推进剂高、低压的燃烧性能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茂铁衍生物(T27)能有效调节推进剂燃速和降低高、低压段的压强指数,复合燃速调节剂(T27+CB),并可消除高压段出现的燃速突变现象。该结果为单室双推力发动机推进剂燃速设计提供了参考。
为了提高推进剂的燃速,冉秀伦[21]等研究了ACP对低、中、高燃速HTPB/AP/Al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为含快燃物的复合推进剂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快燃物ACP能明显提高推进剂的燃速。
2000年8月11日,31所研制的推力比18∶1的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成功地进行了地面点火试验。一级平均推力13.4 kN,工作时间2.281s;二级平均推力0.723 kN,工作时间27.6 s,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最终突破了大推力比单室双推力的技术关键,验证了某型号联合动力装置改型为单室双推力发动机的可行性。 单室双推力发动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400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