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身份认同与消费方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

时间:2018-06-07 21:52来源:毕业论文
2.3.2 农民工消费方式的研究 作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农民工的消费观念兼具城市现代化和农村传统化的双重特点,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过程中,建


2.3.2  农民工消费方式的研究
作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农民工的消费观念兼具城市现代化和农村传统化的双重特点,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消费观念(王劲松,2007)。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为了应对现代化城市文化的冲击,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农民工在消费方式方面趋向于模仿城市居民,并表现出较强的融入城市的愿望;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减少消费支出,增加储蓄,为将来回归农村做好准备(康有财,2009)。从恩格尔系数和居民消费支出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显著高于农民工。但在消费带来的满意度水平测量中,两者差距却不太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民工的消费支出占收入比例较高 (钱雪飞,2003)。农民工消费观念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农民工自身条件、受城市影响程度、所处消费环境密不可分,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消费类型呈现出多样化,消费行为现代化,消费心态趋向于前卫(严翅君,2007)。
参考文献
[1]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
[2](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一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美)怀特•米尔斯.白领阶层:美国的中产阶级[M].周晓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纪江明,陈振营,赵毅.新生代农民工“二元化”消费方式与身份认同研究[J].
人口与发展,2013.
[5]金晓彤,崔宏静.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建构与炫耀性消费的悖反性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13.
[6]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李伟东.文化消费的区别功能——兼论农民工城市角色的转变[J].社会学刊, 2009.
[8]刘胜.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方式与身份认同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9](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0]彭华民.消费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11]彭远春.论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5.
[12](德)齐奥尔格•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3]钱雪飞.进城农民工消费的实证研究——南京市578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3(9).
[14](法)尚•布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5]苏志平,张克听.消费经济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16]唐有财.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9(12).
[17]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18]王劲松.论关于农民工消费行为的社会学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
[19]王卓梅.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研究——以长沙市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2012.
[20]吴瑶.媒介语境中中产阶层的“环保”话语—以《三联生活周刊》环保报道为例[J].新闻界学刊,2009(4).
[21]闫超.基于社会认同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22]严翅君.长三角城市农民工消费方式的转型——对长三角江苏八城市农民工消费的调查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3).
[23]姚建平.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4]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J].社会,2004(5).
[25]章泽文.城市想象与身份抗争: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文化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田野调查[D].南京:南京大学,2013. 身份认同与消费方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716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