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泉山黑领噪鹛的生活习性调查(2)

时间:2018-07-31 22:01来源:毕业论文
1 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区域概况 徐州位于江苏的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的交界处,经纬跨度为3342-3458N,11622-11840E。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约100公里。


1 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区域概况
徐州位于江苏的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的交界处,经纬跨度为33°42′-34°58′N,116°22′-118°40′E。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约100公里。本市处于黄淮平原的东南端[3],境内地势低平,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范围从45米~25米,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中部地区的海拨高平均100米,最高有361米。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很不均衡,丰、枯年的降水量相差1.5倍,季节性落差大。本市处暖温带南缘,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3.2~14.1℃,无霜。每年降雨量为800~1000毫米[4],超过70%的降雨量都集中在7、8、9这三个月。泉山森林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处于徐州市的南部,总面积达3500多亩,最高海拔达235米。气候适宜,区内物种丰富,景色宜人,有着‘天然氧吧’的称号。该区的森林植被主要包括2个群系:山脚下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乔木层郁闭度0.4~0.6,中高海拔处基本都是侧柏,没有其他矮灌木等;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乔木郁闭度0.5~0.7,分布在泉山的中低海拔部分,并且还有不少的灌丛,草皮等。此外在泉山森林保护区的植被中还存在着少数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桑树(Morus alba)、青檀(Pteroceltistata rinowii)、构树(Brossounetia papyrifera)等植物[5]。
1.2调查时间与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跨度为13个月,从2014年2月23日随指导老师首次上山进行环境勘测,在2014年04月05日正式开始,并于2015年04月15日结束。采用的调查方法为样线法与不定点观察法,样线法是目前鸟类多样性调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指观察者以一定的速度沿着样线持续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的鸟类种类及数量以估计鸟类密度的方法[6]。由于泉山森林保护区的地形以及植被较为特殊,在观察时将整座泉山分为三个部分。上部为海拔180米以上;中部为海拔100米~180米;下部为海拔100米以下。并据此设计了两条观察路线。笔者将调查时间选择为夏天早上6:00~10:00,其他季节则为早上7:00~11:00,下午的观察时间选择为13:30~17:00。调查时沿着样线步行前进,使用肉眼观察或者双筒望远镜(8×42)进行观察,通过鸟的鸣叫和外形辨别,记录其数量及分布。
因样线法在鸟类观察中只局限于统计其数量及其分布,而在本次调查中所要研究观察的生活习性并不能通过样线法得到想要的观察结果。所以在调查研究中根据样线法的特性,采用了不定点观察法。在样线法的研究路线上的不同海拔处取了几个靠近灌丛且较隐蔽的位置作为立足点,在每次完成样线法调查后,在这些立足点进行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的观察。
在12个月的正式调查中,笔者一共调查了48次,平均一周上山观察一次,每次调查都沿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调查。大部分都是晴朗的天气选择调查,部分选择在阴天,如预计日期遭遇下雨及其他恶劣天气,无法完成调查。调查时一般以2~3人为一个小组,并且沿路线观察时保持步伐缓慢。穿着方面也应该注意,尽量选择淡色或者迷彩服,这样便跟环境有所吻合,降低鸟类对我们活动的警惕性。活动时候的动作也应该做到轻手轻脚,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鸟类活动的影响,也方便于观察。
2 调查结果和分析
根据现行的记录,黑领噪鹛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少有出现[7],但是在徐州的泉山森林里面因为某种原因,居住着这些本不该在这的黑领噪鹛。迁徙的原因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是对于它们的生活状况应该进行一些调查以便对其进行更高的研究。在地理范围中,我们对于黑领噪鹛的一些分布范围的记录也应该作出一些增加[8]。 泉山黑领噪鹛的生活习性调查(2):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2077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