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地被菊耐涝性研究+文献综述(3)

时间:2018-04-15 18:16来源:毕业论文
耐湿涝评价体系构建;进行耐湿涝性性状的稳定性及其遗传力的研究;研究材料从栽培园艺植物转向湿生性的野生植物;解决耐湿涝性与生物量积累的矛盾


耐湿涝评价体系构建;进行耐湿涝性性状的稳定性及其遗传力的研究;研究材料从栽培园艺植物转向湿生性的野生植物;解决耐湿涝性与生物量积累的矛盾问题;进行园艺植物湿涝缺氧信号转导及受体蛋白研究。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 用于解决生产中的湿涝灾害和环境问题的手段将更简单有效。如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可用于解决耐湿涝基因与经济性状基因同步选择的难题。另外, 采用生物技术转移湿生植物中特殊耐湿涝基因也是一个大有潜力的课题。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论文以地被菊“雨花”系列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在不同天数(0d,3d,6d,9d,12d)的涝害处理后,地被菊叶片形态指标(根、茎、叶)和生理指标(SOD活性、CAT活性、APX活性、MDA活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为地被菊的耐涝性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形态指标的测定,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地被菊在受到涝害胁迫后的生长情况。
生理指标:
(1)植物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也是植物生理生化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
(2)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索是植物叶片光合性能、营养状况和衰老程度的直观表现,其含量是一个有效的涝害鉴定指标;
(3)丙二醛(MDA)含量,MDA 是植物脂质过氧化的产物, 其含量可以表示脂膜过氧化的程度, 是衡量不同植物物种和品种耐淹水能力强弱的指标之一;
(4)抗氧化酶活性,是抗性生理研究中的重要指标,所以通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涝害胁迫下地被菊的生理情况。
最后,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结果,筛选出耐涝性最强的地被菊品种。

1.3.2 论文的研究目的
    通过观察根、茎、叶外部形态和测定生理指标,包括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的活性,以及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
量,对4种地被菊品种(雨花金华、雨花金桂、雨花金星、雨花落英)的耐涝性指标进行观测统计,为地被菊耐劳性提供理论依据。 地被菊耐涝性研究+文献综述(3):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1339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