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企业过度投资的动机与对策分析(2)

时间:2017-06-15 19:59来源:毕业论文
总之,过度投资,即指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的情况下,投资项目的决策者仍实施投资的一种现象。 2.1.2过度投资产生的原因 关于过度投资产生原因


总之,过度投资,即指在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的情况下,投资项目的决策者仍实施投资的一种现象。
2.1.2过度投资产生的原因
    关于过度投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委托代理关系不当
过度投资问题的根源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形成的股东经理委托代理关系。早在1932年,Berle和Means就指出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导致股东、经理利益不一致。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经理努力经营的成果由股东分享,经理由于努力经营而得到的利益很少,这势必导致经理的决策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冲突不可避免。Jensen(1986)认为经理牟取私利最直接的方式是扩大企业规模,因此,经理人可能使用自由现金流量来进行符合其自身最大利益的投资,甚至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以追求由企业规模扩大而带来的各种私利。由此,委托方与代理方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引发经营者的机会主义动机,从而使企业投资行为产生扭曲,导致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另外,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可能导致过度投资。企业一旦举债,在有限责任之下股东会放弃低风险投资项目而选择高风险项目,这是因为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获得债务契约中约定的固定收益,超过低风险投资项目收益的部分全归股东所有;如果项目失败,在股东有限责任下,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损失,剩下的全由债权人负担。这种股东与债权人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使得
股东有动机过度投资。虽然股东和经理人之间也存在利益冲突,但是在利用负债资金对外投资这一点上,经理人和股东却是一致的,因为经理人能从控制更多资产中获得私人收益。
(2)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其他各方所不拥有的信息与知识,即参与双方所拥有的信息与知识不对等。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内部经营者显然更了解企业的相关情况,比股东掌握更多的信息,由此导致股东难以观察和监督内部经营者的行为,以及契约不完备导致的内部经营者非货币效用和利益在契约中事前无法确认、事后无法判断等,均会造成内部经营者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实施过度投资行为,甚至损害股东利益。
(3)    集中的股权结构
对现代公司所有权结构的深入研究,学者们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企业的所有权是高度集中的,即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英美等国家,所有权也呈现一定程度的集中,并形成了控股股东与外部中小股东。在股权集中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能够利用其自身的控制性地位攫取大量的控制权私利,而这种控制权私利的获取是以牺牲中小股东的利益为代价的。
(4)    管理者的过度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和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而低估运气、机遇和外部力量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现象,公司经理所处的地位和工作特征更容易使其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过度自信。Heaton等(2002)认为,管理者乐观或过度自信可以在特定的投资机会下,改变企业现金流的成本与收益,影响企业投资行为,即使没有信息不对称或理性代理成本存在,管理者过分自信的企业也会产生过度投资问题。
2.2    利益相关者及其冲突的概述
2.2.1    利益相关者概述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或者改变企业的目标,或者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竞争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活动团体、媒体,等等。 企业过度投资的动机与对策分析(2):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921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