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會计國际协调中國视角【2491字】

时间:2023-03-14 22:43来源:毕业论文
會计國际协调中國视角【2491字】

摘要在讨论会计国际协调必要性和总结会计国际协调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国际协调的障碍,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字会计准则会计实务国际协调


摘要在讨论会计国际协调必要性和总结会计国际协调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国际协调的障碍,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字会计准则会计实务国际协调

会计国际协调是当今世界会计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会计国际协调的浪潮愈演愈烈。加入WTO后,随着对外贸易扩大,世界范围内的经论文网济活动增加,会计也逐步融入了会计国际协调浪潮中。目前,会计界关于会计国际协调问题尚存在颇多争论,笔者拟从中国视角谈一些粗浅看法。

1对会计国际协调的认识

首先,会计国际协调是资本市场和经济一体化及跨国公司发展的结果。经济一体化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而会计国际协调减少了由于会计差异产生的交流障碍所引起的资本市场运行成本的增加。欧盟。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在会计国际协调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就是旨在降低本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成本,以及国际市场的筹资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使本国企业在全球性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次,会计国际协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事情,在其背后实际是经济利益之争。具有一定经济后果的会计准则,关系到各国的资源配置。财富分配和国际影响等。不同国家的利益是不同的,发达国家总是力图依靠其经济政治实力,通过IASB这一平台,进行争夺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使会计准则尽可能有利于本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2加入会计国际协调进程的必要性

会计国际协调的动因,一般认为有四个方面: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改革开放打破了多年闭关锁国的历史,不仅大胆请进来“,而且大胆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20多年来,已经成为世界进出口大国,国际贸易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引进外资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引进外资过程中,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发布各种向国际惯例接轨的相关制度(如1986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合理地保护了外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外商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创造了条件。同时,我们也注重国内资本走出国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大力发展包括深圳和上海证交所在内的本土证券市场的同时,挑选一些企业到香港。纽约。伦敦和新加坡等国际证券市场上市,开辟了企业融资的新路子。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境外上市,进一步造就了一批新兴的跨国公司,其中一个成功典范就是海尔。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资本市场和跨国公司得到了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今天,越来越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会计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之服务,可见,积极推进会计国际协调已经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3推进会计国际协调的成果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会计国际协调的推进。下面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3。1启动阶段

1992年以前,主要是学术界。政府机构参与国际交流,统一思想,并奠定理论基础。例如,自1981年开始在会计研究翻译。介绍IASC颁布的各项会计准则;自1982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专家工作组“成立以来,始终以成员国身份参加历次会议;派人到

IASC。FASB。国际各大会计公司及英美等国著名大学进行学习。培训和工作,为中国会计国际化作了大量人员储备工作。财政部于1986年发布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也在许多方面吸收了国际会计的通行做法,为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这是会计国际协调的首次实质性突破,但实施范围显得较为狭窄。

3。2模式转换阶段

1992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即两则两制“),结束了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初步协调的会计模式;1993年,在进行两则两制“改革的同时,财政部与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又进行了修订,形成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适应了企业改组上市以及在境内外发行A股。B股。H股对外筹资的要求,对国有企业改革。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资本市场起了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布采取了以需求为导向“的方式,正如冯淑萍所言:会计准则应像救火队员“,哪里问题突出,哪里就优先制定会计准则。

3。3会计准则体系建设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国际协调进程加快。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_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此后,又陆续发布了投资。收入。债务重组等16项具体会计准则,另有14项具体会计准则(草案)正在广泛征求意见。

可以说,过去20多年来推进会计国际协调的努力主要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无论是会计准则的发布。会计政策的选择,还是围绕会计改革进行人才培训。理论研究。对外宣传。国际交流等,也都是围绕着这一点展开。而且,从准则内容看,已发布的具体准则的国际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会计准则制定的参考依据主要就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通过比较以上准则,找出其共有特点,再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准则中的定义以及确认计量标准。已经发布实施的具体准则中的内容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其国际出处。

进一步说,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并不等于会计就实现了国际化,关键还在于会计实务国际化的实现。从现实情况来看,会计实务的国际化还显得任重而道远。在,会计准则及制度的实施结果并不理想。企业仍坚持这样的原则,即怎样有利怎么做,怎样简单怎么做,许多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程序和方法难以在会计实务中得到体现;而由于会计准则执行质量低,造成了会计信息透明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目前证券市场上此起彼伏的会计造假案件可见一斑。会计信息的严重失实,自然也谈不上国际可比性。会计实务的低质量抵消了我们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所作的努力,影响了会计和企业的国际信誉,也影响了的投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会计信息的失实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预警机制,使金融危机的风险性加大。会计的国际协调除了准则的国际化,关键还在于这些国际化了的准则的执行,即会计实务的国际化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1][2]下一页

會计國际协调中國视角【2491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4840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