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房地产企业會计核算中會计与税法差异分析【2371字】

时间:2023-03-13 12:41来源:毕业论文
房地产企业會计核算中會计与税法差异分析【2371字】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由于房地产行业在建设期。销售期会对很多行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它的有序化。健康发展对于的经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由于房地产行业在建设期。销售期会对很多行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它的有序化。健康发展对于的经济有着一定的拉动性作用,同时也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的税收。然而,由于房地产企业销售形式上的多样化及会计准则与税法相关规定上的不一致情况,致使房地产企业论文网在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下的相关处理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这使得企业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处理好会计核算与税法核算上的差异对于规范房地产企业有着一定的促进性作用,是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与税法核算所存在的差异

(一)会计与相应税目间存在的差异

1。会计核算与营业税间的差异。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在其发生经营产生收入后应相应地缴纳营业税。但是,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收入的确定存有不同,进而在营业税的缴纳。计量上便产生了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在房地产企业的销售中存有预售情况,进而在会计账务上出现了预收账款情况,而在会计准则中是不将预收账款确认为收入的,在没有形成收入的情况下,则无需进行营业税的计量。但是,在税法的相关规定中,对于这一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明确对于该类情况同样应缴纳营业税。因此,在房地产企业中,虽然企业缴纳了营业税及相关附加费用,但是却无法得到确认。

2。会计核算与所得税间的差异。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房地产企业所应缴纳的所得税额应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来进行计算。而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照会计核算中的利润总额为依据,以税法规定为准则来进行相应调整后获得的。然而,在会计准则下,预收账款下的金额则不应被确认为收入,按会计的配比性原则,因此也相应地不存在与预收账款相对对应的毛利情况。但是,在税法的规定下,即便是没有被确认收入的预收账款同样也存在毛利情况,应按相关的规定进行所得税申报处理。

例如:某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2013年的预收账款下有预收账款2000万元,并未达到交付使用的条件,企业所在地的成本利润率为10百分号,所得税率30百分号,相关的处理如下:

会计核算上的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0-0=0元

税法核算下的毛利润=预售收入(预收账款金额)星号成本利润率=2000星号10百分号=200万元

会计核算上与税法核算上的差异=200-0=200万元

会计核算上的所得税额=0星号30百分号=0元

税法核算上的所得税额=200星号30百分号=60万元

通过例题,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核算方法下所产生的所得税差异情况。

(二)会计核算下的后续计量与纳税调整上所存在的差异

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上存有两种计量方法,一是成本法计量,一是公允价值模式法。不同的计量方法下与税法的相应核算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形式,而会计核算与税法核算所出现的差异主要是针对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的处理上而形成的。

1。成本模式法下的后续计量处理。在对房地产企业进行后续计量中,的税法中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准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指出:当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所形成的可抵扣性的暂时差异,应相应地来调增此时的应纳税所得额;而当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则应相应地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由于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于已确认了的资产减值准备是不允许转回的。因此,这种按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所确认的递延资产只有在处置房地产时才能全部转回。

例如:2010年A企业购入一写字楼准备出租,于4月10日双方签合同确定A企业将写字楼出租给B企业,并约定从购买日起,将该写字楼出租给B企业。4月15日,A企业花1000万元购买了写字楼,假定此楼使用的寿命为20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30百分号,按相关合同,B企业每月支付租金5万元。在2010年12月,该写字楼发生减值迹象,A企业于2010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200万元,A企业的相关会计分录为:

购入写字楼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1000万元

贷:银行存款1000万元

每月计提折旧的分录为:

借:其他业务成本4。08万元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4。08万元

计算公式=(1000-20)/20/12=4。08万元

A企业确认租金收入的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现今)5万元

贷:其他业务收入5万元

2010年末计提减值准备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200万元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200万元

假设只有计提的减值准备200万元形成了暂时性差异,在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的递延所得税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60万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60万

2。公允价值模式法下的后续计量处理。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采用公允价值法进行后续的账务处理时,会计核算与税法核算的主要差异为:其一,公允价值的变动。在会计核算时予以确认而税法不予以确认时所形成的变动损益,应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其二,对于发生的折旧。摊销情况,税法上可正常处理,并允许在税前进行抵扣。

二。房地产企业应如何来应对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上所产生的差异

(一)针对预收账款问题而引发的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情况进行调理

为了同时满足会计法规与税法的规定,相关房地产会计人员在对预收账款进行处理时,可在收到预收账款时不进行会计处理,而在实际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时再进行会计处理。处理的分录为借应缴税费-相应科目名称“。贷银行存款(现金)“,但并不对该税金进行结转。年末时,将此类税费结转到递延所得税科目下,相关分录为借递延税费-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缴税费-相应税费名称“,并在报表中加以说明。这种会计处理方法既符合了会计准则下的配比原则,又达到了税法要求,同时考虑到了报表的需求。

(二)进一步协调会计核算下与税法规定所产生的差异

在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按照相关规定可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异计入到当期损益,并计入到应纳税所得额中,对可抵扣折旧税前予以抵扣,这将极大程度上减少会计核算与税法核算间的差异。

三。结语

由于房地产自身经营模式的原因,致使其在以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时与税法核算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因此,相关人员应充分地了解差异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恰当地来进行调整,尽量将二者协调一致,以促进房地产企业有序化的经营与发展。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

房地产企业會计核算中會计与税法差异分析【2371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4809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