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中日两國對外直接投资的比較与启示【4562字】

时间:2023-01-23 08:40来源:毕业论文
中日两國對外直接投资的比較与启示【4562字】

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


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012-0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一重大转折点之后,中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世界论文网贸易和国际分工,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也大不同于往日。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逐渐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早在2000年,中国政府就意识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的重视和优惠政策的实际行动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2014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简称APEC)取得了很多振奋人心的成果,其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中国正式开启了资本输出时代“。在这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的企业应抓住机遇,大显身手。时至今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相当大一部分企业的海外投资处于亏损的状态。

与中国改革开放一样,日本在二战后的经济增长也曾同样地引人瞩目。尤其在1969年以后,日本逐渐摆脱了国际收支赤字的影响,政府也不再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行严格的管制。日本借助承接欧美先进工业国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发展自身经济,优化自身产业结构,与周边亚洲国家相比,日本逐渐积累了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作为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日本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带动经济持续腾飞的强大动力,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达到了鼎盛时期。

虽然时下的中国和上世纪60至80年代的日本经济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国际经济的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两者依然在很多方面都惊人地相似,比如人均资源的日益匮乏。劳动力优势的逐渐丧失。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来自外界的货币升值压力等等,中国现在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可以从日本过去的发展经验中找到借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可以从与日本的比较中得到新的启示。

一。中日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稳步增长,从无到有,由少及多。2003至2012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尤为迅猛,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仅为28。6亿美元,而2012年该数值已经达到了878。0亿美元,增长了三十余倍,年均增长率高达46。3百分号。截至2012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6283。9亿美元,其中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964。5亿美元,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5319。4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的6。3百分号,排名跃居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二战以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这个时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加之国际收支的拖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尚小且发展缓慢;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日元的升值和日本与欧美国家贸易矛盾的升级,日本逐渐将重心转移到海外投资建厂,在这一阶段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得以高速增长;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90年代中期经济泡沫的破灭使日本经济走下神坛,逐渐衰退,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也随之规模缩小,进入调整期。

二。中日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比较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整体上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涉及地区广泛,但分布严重不均。截至2012年末,中国有1。6万家企业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2。2万家,覆盖率达76。8百分号,但从对各国家投资规模占比上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的投资范围主要局限在亚洲和拉丁美洲,投资量分别占到整个对外直接投资的68百分号和13百分号,其中,单对香港的直接投资就占到了整体的58百分号。较为发达的欧洲和北美洲相比之下略显冷清。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是动态变化的,中国企业对各大洲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基本都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其中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增长尤为突出,这也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布越发不均的原因所在。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中国有明显的区别,其区位的选择与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战略选择关系甚密。在20世纪五6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是获取资源,故其投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随后,日本国内的生产水平和资本积累已经形成一定的优势,日本企业迫切的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势开拓海外市场,此时的投资对象已经扩大到欧美等地。

(三)中日区位选择的比较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受企业自身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企业走出去“的收益和得利。整体来看,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存在较大差异。虽然两国对亚洲的直接投资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中国对亚洲的依赖性更强,其次是拉丁美洲,中国对这两个地区的直接投资额占到了总额的81百分号。相比之下,日本的区位分布更为均匀,且更多地集中在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日本企业在技术和资本的积累逐渐强势,其投资对象可以从先前的发展中国家转向欧美等发达地区,动机由最初的寻求资源,开拓市场逐渐偏向技术的学习和获取;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在各个地区的分散投资有效地避免了本国企业的相互竞争,这样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赋予了日本的投资企业更大的生存机会和利润空间。三。中日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比较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从2012年末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企业在各个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5319亿美元,涉及产业种类已涵盖经济活动中的各个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是几个主要的投资领域,而住宿餐饮。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和文化。体育娱乐业等产业投资存量所占份额极小。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具有很强的惯性,2004年发展至今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存量分布特征,而各个产业每年的投资流量却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比较发现,大部分产业,如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等,投资流量在2008年或2009年出现回落后都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而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在近几年的变化趋势不甚明朗,甚至在2010年后有下降的趋势。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同区位选择一样,日本的产业选择也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战略目标的转移而变化。第一阶段,国内资源的匮乏决定了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相关产业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在获取资源相关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到了整体投资的44。6百分号,其次是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占整体投资份额的36。3百分号和19。1百分号;进入第二阶段后,日本国内技术和资本积累已经初显优势,同时加上日本同其他国家贸易摩擦等问题的不断深化和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重心逐渐偏向以拓展市场为目标的商务服务业和制造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微电子等高科技产业的兴起,第三产业逐渐替代传统的制造业,成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宠儿,1985年,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占到整体投资的55。3百分号,资源获取型产业和制造业的份额和地位越来越不重要。

(三)中日产业选择的比较

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路径大相径庭,这是两国不一样的经济发展轨迹决定的。日本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更像是完成了一个由兴起。发展。成熟。产业转移的阶段分明的周期,中国的经济情况更为复杂。所以表现在产业选择上,日本经历了由资源获取型产业转向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再转向第三产业的进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则一直保持着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在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中,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性远远不及日本,因为中国的制造业还未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不能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中获利。

四。中日对外投资主体比较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境外投资企业名录2013数据统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数量由2000年的104家增加到2013年的19705家,其中央企或下属企业661家,地方企业19044家。由此可见,在数量意义上,地方企业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主力,但是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截至2012年末,中国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3114。4亿美元,占整体投资存量的71。5百分号,而地方企业的该指标仅为1240。6亿美元。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角色将会由央企逐渐转移到地方企业。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主体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主要构成是大型跨国公司,同时,中小企业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综合商社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是日本经济社会的支柱,在国际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据统计,1974年日本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整体投资的5。4百分号,而1978年该指标上升为8。3百分号,到了1984年更是上升到了16百分号。

(三)中日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比较

中日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构成和功能较为一致,都是数量较少的大型企业作为中流砥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贡献的对外直接投资占的比重较少,但这一不可缺少的角色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地位也在逐渐上升。不同的是,中国企业在区分央企和地方企业时,指的并不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地方企业中同样包括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事实上,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并不多见,所以在中国对外投资直接的企业名录中,民营企业仅占了很少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日本的主体构成更加健康合理,一方面,日本中小企业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极具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更灵活,对于经济风向的变动更容易做出调整。

五。中日对外直接投资融资方式的比较

有一些企业调查结果认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的融资来源并不是银行的大额贷款,而是自身的未分配利润。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3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调查报告显示,仅有21百分号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而52百分号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对于日本企业而言,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是对外直接投资贷款的主要来源,它代表了日本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政策支持并为企业提供坚实后盾。同时期的中国,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大约是一千四百亿美元,占到GDP的0。31百分号,但是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总规模却占到了58。0百分号,远高于日本。如果考虑日本1971-1984年的数据,企业通过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融资的规模是84亿美元,占GDP的0。08百分号,是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2百分号。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融资更依赖于银行贷款。

通过对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从区位选择上看,日本的区位分布更为均匀,且更多地集中在发达国家,而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过分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中国香港;从产业选择上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由资源获取型产业转向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再转向第三产业的进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则一直保持着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的产业格局;从投资主体上看,中国主要是由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中央企业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参与度不够;从融资方式上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依赖银行融资,贷款比例占总体投资比例太高。

针对以上结论,认为中国的政府和企业首先应该意识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和盈利水平的差距,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经验和成功案例。具体而言,第一,中国企业的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国时应该更多地考虑欧美等发达地区,更加重视先进技术获取的重要性;第二,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在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之余,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较低的利息和税收优惠,着重培育第三产业。

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与启示

中日两國對外直接投资的比較与启示【4562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2740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