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HTML5技术实现的医用Dicom影像浏览器的研究与实现(4)

时间:2017-04-06 19:34来源:毕业论文
4.与DICOM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传输功能,以及与HIS/RIS系统的 接口。PACS系统应当遵循一个信息交换的标准,目前国际上的HL7( Health Level 7)标准已为大


   4.与DICOM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传输功能,以及与HIS/RIS系统的
接口。PACS系统应当遵循一个信息交换的标准,目前国际上的HL7( Health Level 7)标准已为大多数厂商认可。
PACS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存储、图像传输等等。
2.2设计与实现
数字医学影像工作站是为了满足医院对胶片数字化归档的需求而设计的。系
统需要实现的功能是将医院放射科中产生的灰度胶片通过医用扫描仪数字化,并
按照所需对图像进行各种大小、旋转、位深、颜色等调整,然后将胶片的数字化
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符合DICOM标准的图像文件,将这些文件按规则存储至
本地数据库中或者传输到DICOM服务器中。同时它也应是个医学影像观察器,应
具有色彩各域的调节和窗宽窗位的调节和测量功能,能方便的帮助医生诊断病理
和输出诊断报告。在具体实现时要做到采集速度快,能够采集8位灰度图和16位灰度图.对采集到的数据能做简单的处理。在构造DICOM文件时能采用未压缩格式和压缩格式存储,以满足医院的不同需要。构造好的文件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DICOM服务器中。
数字医学影像工作站是一个功能类似与PACS系统的医学影像数字化和管理系统,它实现了PACS系统中的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图像存储、部分网络传输功能以及诊断报告打印功能,并遵循DICOM 3.0协议。与PACS系统的差异之处在于,它仅仅是个单机版的图像采集与管理系统,与外界交互功能欠缺,仅提供了将dcm文件上传至DICOM服务器的功能,而无法利用网络从外界获取资源。数字医学影像工作站也没有提供与HIS/RIS系统的接口。
整个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包括医用扫描仪、扫描处
理工作站和DICOM服务器。医用扫描仪采用西电海光数码公司研发的医用大幅面
扫描仪,该扫描仪可以提供对二值图、8位灰度图、16位灰度图、24位真彩图和48位彩色图的采集。扫描仪的接口为USB2.0,较为通用且可以实现高速采集。扫描工作站采用普通的PC机,其主要配置是:CPU为奔腾4主频2.OGHz,内存为512MB,硬盘为100GB,网卡为l0Mb/s和100Mb/s适应网卡,支持USB2.0接口。采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
系统软件部分按功能分为6个模块:图像采集、图像处理、DICOM文件编解
码、图像存储、网络传输、报表与诊断报告。
    1)图像采集模块通过TWAIN接口和医用扫描仪的数据源通信,控制医用扫描仪完成对医用胶片的扫描。
    2)图像处理模块完成对图像的处理和调整操作。
    3) DICOM文件编解码模块负责解释和生成DCM文件。
    4)图像存储模块为一个管理DICOM文件的小型数据库。
    5)网络传输模块通过局域网和DICOM服务器上的PiView通信完成文件传输。
    6)报表与诊断报告模块负责生成和打印报表与诊断报告。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2数字医学影像工作站的系统架构
数字医学影像工作站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胶片数字化和管理,所以它的设计工
作应围绕图像获取和数据库管理展开,但该工作站的开发难点却在DICOM文件的
编解码模块,该模块承担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存储模块的连接工作,起到承前启
后的作用。DICOM文件在编码之前或解码之后都要进行图像处理,所以在开发过
程中,DICOM文件的编解码和图像处理是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在数字医学影像工 HTML5技术实现的医用Dicom影像浏览器的研究与实现(4):http://www.youerw.com/jisuanji/lunwen_461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