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网络金融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研究(2)

时间:2022-03-03 22:10来源:毕业论文
1.2 文献综述 1.3本文创新及不足 本文结合了前人的研究,将重点放在网络金融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途径上,并且讨论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且对以往实证

1.2文献综述

1.3本文创新及不足

本文结合了前人的研究,将重点放在网络金融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途径上,并且讨论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且对以往实证所用的数据进行了更新,在模型中也加入了对数据滞后期的考量,最后在模型基础上为央行更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由于在实践中,网络金融各种交易类型繁多,且各种私人及第三方交易对象复杂,不易得到准确数据,并基于已有结论,将把研究重点放在在电子货币这一可测标的上,又因为当今网络金融早已发展成为集支付、结算、信息披露等于一体的金融服务网络,因而定量分析研究结论可能会与现实有所偏差,但在变量选取会有一定创新以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

2。网络金融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理论分析

由相关原理及通货膨胀性质,此部分拟从货币供求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两方面来说明。

2.1网络金融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由于网络金融的发展以及电子交易的广泛使用,货币的内生性越发明显。在现代货币理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乘数乘以基础货币,也就是M=m*B,其中,B代表基础货币,m指货币乘数。一般说来基础货币(B)=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

+流通中的现金(C)。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种存款采用统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且国家目前对电子货币(如各种“宝宝”类产品)不再征收存款准备金,因此存款准备金数量不易受到电子货币的影响。相比之下,货币乘数m是一个内生变量,影响其的因素较多,不过主要取决于社会大众与商业银行的行为,受中央银行的影响比较小。

2。1。1网络金融发展对基础货币产生的影响

电子货币虽然只是虚拟货币,但从以往研究来看,也能对流通中的现实货币产生替代作用。为验证结论,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上得到了相应的货币统计量数据,从2008年第一季度

到2016年第一季度,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均呈随时间上升的趋势。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流通中现金(M0)占狭义货币(M1)的比重M0/M1由2008年的21。83%下降到了2016年第一季度的16。97%,下降了大约5个百分点。同时,M0占广义货币(M2)的比重从7。88%下降到了4。81%,下降大约3个百分点,意味着流通货币占广义货币比例越来越少。所以,尽管有种种其他因素的存在,可以认为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的实物货币产生了一定的替代作用。由于上文所提到的MMF(网络货币管理基金)等网络金融服务,公众在银行的存款乃至部分机构的存款都从银行转移到了电子货币的范畴里,还有第三方支付手段的普及使得电子现金部分地代替了人们对现金的需求,并且支付提取的便利性都是的人们自发地将需求转移,因此整个社会对流通中货币(主要是实物货币)的需求会下降。

图2。12008—2016年第一季度M0占M1和M2的比重

2。1。2网络金融发展对货币乘数产生的影响

货币乘数,又称货币扩张乘数,即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所形成的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用在货币供给量的描述中。根据一般的货币乘数公式,有:

式(1。1)中m表示货币乘数,rd表示央行规定的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t表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文献综述,t为定期存款比率,是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e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即超额准备金对活期存款的占比,k是流通中现金与活期存款之比,即现金漏损率。首先,如上文所提到的,随网络金融发展而产生的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产生了替代作用,因此会使k下降,而在一般情况下货币乘数k>1,所以有 网络金融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9050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