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借鉴探讨(6)

时间:2017-04-09 11:50来源:毕业论文
1)国际生产折衷论 该理论又称生产综合理论,理论提出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进而发展成为跨国企业,必须具备三个优势:既有所有权优势、内部


1)国际生产折衷论
该理论又称生产综合理论,理论提出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进而发展成为跨国企业,必须具备三个优势:既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1)所有权优势:主要是指国内企业所拥有的大于外国企业优势。主要是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金融和货币优势以及市场销售优势。
(2)内部化优势:企业拥有的资产通过内部化,转移到国外子公司,这种转移方式比通过市场交易转移获得更多的利益。
(3)区位优势:进行对外投资时,考虑可供投资地区是否在某些方面比国内优越。区位优势包括劳动成本、市场需求、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政府对外国投资的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如果一家企业同时具有上述三个优势,那么它就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还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部门的结构和国际生产类型。该理论具有一定得普遍性和概括性,可是同时具备三种优势的企业才能进行对外投资的说法具有片面性。跨国公司只要具备三种中的一种或两种就足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2)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Dunning(1980)利用其折衷理论,分析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量的大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他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一个国家的净对外投资额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阶段内成正比,经济发展逐渐提高,其净对外投资额也逐渐增大。他研究了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67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输出入流量的资料,把一国的投资与发展情况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国家尚处于工业起飞前的阶段,并无对外直接投资,没有或仅有少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所以净投资额是零或负数。第二阶段的国家直接流入开始增加而对外的直接投资仍然微不足道,所以净对外投资额变为更大的负数。第三阶段国家的净对外投资额虽然仍是负值,但数值开始减小。第四阶段的国家的净对外投资额出现正数且逐渐上升,这或者是由于对外投资超过流入的投资或者是对外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流入投资的增长速度。第五阶段主要是描述经济发展处于较高阶段的国家不断增长的交叉投资问题。
3)局部技术变动理论
英国牛津大学的拉尔教授吸取了有关技术变动理论的研究,应用到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方面,从技术角度说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的形成。他比较了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 所有权优势的本质区别,他认为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前沿性技术创新及高超的市场营销技能,而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优势同是利用广泛扩散的标准化技术,对非差别化产品的某一方面的营销能力或是某一特殊领域的管理技能以及对某一种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调整与改善。拉尔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创新出一种独有优势,是源于技术变动的本质。他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指出,虽然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市场的开拓和科技知识的新突破,但技术变动又能够在企业内部范围进行适当改动使之适合当地条件从而得到发展或提高,这种技术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发展程序且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任何生产上的改动都需花费一定的成本,所以企业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技术变动。这种变动被描绘成不可逆转,即一旦某个产业部门全部地、广泛地使用了新兴技术,那么旧的技术就会被忘记,不再能被有效地利用。
 
3 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韩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借鉴探讨(6):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472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