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精耕细作,构建中等专业學校國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學改革新动向【2292字】

时间:2023-03-07 23:17来源:毕业论文
精耕细作,构建中等专业學校國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學改革新动向【2292字】

精耕细作,构建中等专业学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新动向

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改革的


精耕细作,构建中等专业学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新动向

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改革的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改革设计应以进出口贸易需要的技术和实务能力为核心,建立未来工作所需能力的项目和标准,订立教育目标,进行项目内容规划,最后设计评估指标。

<论文网p>一。厚学敏思,探究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大容量,专业化,学生缺乏兴趣

国际贸易实务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往往偏爱该部分的学习,但由于条例多,内容繁琐,特别是贸易术语部分,术语多容易混淆。

2。旧模式,老方式,授课缺点明显

由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专业性强,理论性强,学生自学困难,需要大量的教师讲授和指导。由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陷入填鸭式教学的误区,教学过程自然不够生动,互动性差,学生学习相当被动。

3。考核形式死板,评价手段单一

当前,多数中等专业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依据主要按照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来制定的,由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两大块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作业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如课堂学习积极性,基本技能的掌握缺乏评价机制。而课程的考核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调动。

二。行成于思,确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教学实践导向

1。课程改革目标

通过改革使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重视能力本位教育,突出进出口贸易职场要求,紧跟业界运作方式及发展趋势。能力素质培养是人才规格的核心,这里能力素质包括:本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程改革要求

学科的课程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参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引导。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为其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教师在学校引导下,依照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改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参加学习和实践,完成学习任务,并把对课程内容的意见。建议及其满意度反馈给学校。以上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参与,改革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三。精耕细作,构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新动向

(一)教学内容,突出特点

1。结合理论发展,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改革是对教授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改革。知识的传授是课程的一个方面,认知则是课程的另一个方面,课程内容改革的方向应该由引领知识向认知知识转化。

2。讲授注重细节,教学体现创新

教师在讲述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时,要广“泛涉猎了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书籍和报刊杂志,在相关章节中增加国际贸易地理内容。在讲解国际贸易政策时,教师如果着重突出一个新“字,联系时事,热点来讲解,培养学生的专业敏感。

3。提高吸引力度,增加实作环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部分虽然条例众多,内容复杂,但实际上有一定的趣味性。其中涉及到各个国家的贸易习惯,谈判风格,文化背景,比较有趣。由此,抓住国际贸易中的吸引点来讲,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4。内容选择合理,推行模块教学

针对学生的专业差异,采取“有所讲。有所不讲“的做法,凡是涉及主体内容体系。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一定要讲;而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详细的发展情况。主要流派和与主体内容体系或不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不必主讲。而且根据学生就业需要,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须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突出重点和及时性,适时推行模块教学。

(二)教学方式,形成亮点

1。改进教学手段,加强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应广泛运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在短时间内输送给学生大量的直观信息,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启发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特征。而案例的选择不在多,而在精,具有典型性,并和课程中要讲授到的知识点要有紧密相关性。

2。研究角色扮演,实行模拟教学

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发挥中专学生的实践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如在模拟实验室内设计一个交易场所,让学生扮演买卖双方进行商务谈判,教师在旁观察,从商务礼仪到专业知识进行点评。又如,根据贸易背景材料,让学生模拟买卖双方进行合同的签订。让学生参与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

3。实习环节突出,实训环节加强

校内实习主要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完成。在模拟实验室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贸易单据制作及审核等主要的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尽的操作指南。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图表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案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评价,注重节点

1。评价比例调整,评价内容丰富

一是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10%)+作业(10%)+课堂案例讨论表现(15%)+角色模拟和课堂讲解(15%),其中作业部分包括回答问题式作业和单证实训作业。二是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期末考试(50%)的内容和形式。笔者结合课程教学特点,在试卷题型上作了一些调整,试题中除了传统的选择,问答,案例分析等题型,还增加了实务分析和技能操作题。

2。抓好双证培养,提高专业技能

所谓双证“教育制度,即中等专业学生,一方面,获得中专毕业证书;另一方面,学生要利用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职业培训,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考取外销员。报关员和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大大提高其就业能力。

精耕细作,构建中等专业学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新动向

精耕细作,构建中等专业學校國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學改革新动向【2292字】: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1458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