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中职國际贸易基础課程的实训教學改革探讨【3147字】

时间:2023-03-07 23:13来源:毕业论文
中职國际贸易基础課程的实训教學改革探讨【3147字】

中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应从传统的系统知识传授向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培养转变。但长


中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应从传统的系统知识传授向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培养转变。但长期以来,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在学校教学中未受到足够重视,甚至被弱化。像类似国际贸易基础课程这样的课程被定位在理论课的地位,其实训教学一直未能真正实施,多数论文网学生未能将基础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

一。中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地位被低估。

国际贸易基础课程在专业课中是其他课程赖以生存的根基,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实用性和组合性。但纵观整个专业教学现状,它的作用和重要性被低估,被误认为操作性不强,因而在设备配备。师资培养等方面没有得到应用重视,导致该课程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实训基地缺乏。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训能力的重要场所,商贸类专业实训教学不像工科类专业的操作具有强可视性,这导致这些专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缺乏真正可用的实训教学场所――没有专门的实训室。即使有实训室,硬件设备与模拟软件连接不到位,实训指导教师不专业,导致基础课程实训教学难以开展。

(三)教学资源不足。

资源建设是教学的核心,资源决定了教学功能的发挥。目前,中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实训教学的软件资源。实训教材资源非常有限。特别是完整和逼真的国际贸易系统模拟软件比较缺乏,另外适用于中职国际贸易的实训教材也较少。

(四)校企合作不够。

在中职学校中商贸类专业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落实进程比较缓慢。校企联合仅表现在人才输出“和接纳“的双向对接上,没有深入办学过程中进行实质性的联合“,也没有将岗位对人才技能的要求真正纳入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实施方案。

二。中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改革

中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是充分利用学校所配备的各种现代化设备,在实训室中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技能进行模拟实习,同时也为校外实训做好充分的预备工作。校外实训就是充分利用联办企业和当地相关行业企业,参与到企业具体岗位的实际工作中,运用校内所学的知识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校内实训教学。

国际贸易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如果带领学生去贸易公司办公场所参观,就只能是走马观花,收效甚微。根据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和教学经验,笔者探索以下两个阶段的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在教学中环环相扣。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大教学效益。

1。校内基础课程实训

基础课程实训很好地把课堂基础教学和实训教学联系起来,在实训教学中融合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1)夯实基础课程理论内容。

一段时间以来,基础和理论教学被弱化,实际上职业教育需要理论,它能让学生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只是要对专业理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以前那样太多太繁杂太系统的理论。教师要对理论进行整合和提炼,使之成为支持实训任务完成的多方位的简明扼要的理论,然后将它放在最恰当的位置,即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产生困难的时候,使理论和实训有机结合。

比如:外汇倾销的使用,就可以结合几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及中国和美国对外贸易值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在模拟条件下进行实训,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引入外汇倾销的理论加以解决。

这样看似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就变得直观。实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同时使理论知识的掌握一步到位。

(2)丰富基础课程实训形式。

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更多的实训形式提高学生的外贸技能。一是聘请贸易公司业务员。货代公司操作员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向师生介绍最新的国际贸易发展状况,传授国际贸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分析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方面的动态,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行业,进一步提高学习自觉性。二是对一些实训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模拟,模拟场景进行实战演练,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学习。国际贸易基础课程实训教学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接触大量文本和单据,如销售合同。信用证。汇票。发票。装箱单。提单等,这些都是外贸行业工作中经常要处理的单证。在教学中让学生模拟不同业务环节的人员,互相配合,在教师给定的贸易条件下完成全套外贸单据的缮制,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制单技能和业务流程。三是组织学生参观国际贸易实务部门,让他们了解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熟悉国际贸易业务的具体环节。流程等,并写出调查告。四是或是邀请已毕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座谈,让学生更近距离地了解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及变化。

2。校内模拟公司实习

通过模拟组建贸易公司。货运代理。报关行。厂家等,模拟真实环境与实际操作条件,利用国际贸易模拟公司进行实训教学,让学生体验国际贸易工作的整个环节,努力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轨。

可将模拟公司设在一个大房间内,里面设置不同的部门;公司内安装配置相关软件及传真。电话等,组建模拟公司。可聘请专门从事过外贸工作的业内人士进行指导。在模拟公司,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创设情境,模拟国际贸易企业的主要业务操作过程。以国际贸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贸易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国际贸易中业务中询盘还盘。函电来往。合同订立。货物委托生产。验货。订仓。报关。支付方式使用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教师监控指导全过程。在一次业务完成之后,让学生自评互评,然后分享。在教师点评量分之后再轮换岗位进行操作。学生通过仿真的国际贸易业务活动,了解和熟悉公司的物流。资金流。业务流的运作方式,掌握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和注意事项,在不承担任何贸易风险的情况下具备一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的能力。(二)校外实训教学。

校外实训教学是教学任务的组成部分,不应脱离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是工学结合模式的具体体现。

1。弥补校内专业教师企业经营经验的不足。

2。校外实训教学环节是校内实训的延伸,也是对专业教学的检验。

在具体面对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时,学生要综合应用在校期间学习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无论是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还是职业发展前景,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客观的评价。

3。校外实训教学是对校内专业教学的最好反馈。

教学任务来源于工作任务,那么,完成校内教学任务的学生在实训岗位能否胜任工作任务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校外实训教学中学生。企业和教师的反馈就是学校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的最好依据。

4。校外实训教学让企业更了解中职校的培养成果和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

目前中职校企合作企业不积极参与不能解读为企业不需要职业教育出来的人才。部分原因在于企业对学校不了解,对中职学生不放心。如果通过校外实训教学让企业了解学生培养过程,体会到中职生的优势,相信校企合作就会更顺畅,更双赢。

鉴于外贸行业的特殊性,校外实训教学可有以下做法:(1)条块结合,分散实训,统一检查。现有外贸企业大都小型化,不可能同时安排多个学生实训。可把学生安排在经营不同产品的多家外贸企业,分散实训,又可统一标准进行评价。(2)把就业和实训结合起来,以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规划。在安排校内实训时就把学生发展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免企业刚培养上手就要换人,挫伤企业接纳校外实训的热情,又可以让校外实训阶段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始阶段,也让学生的就业创业成为教学过程的延伸。(3)安排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实训,增加教师的行业企业认知,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亲身经历校外实训过程,对岗位核心能力和外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把一线的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这样教学活动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三。结语

文章针对目前中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可供相关学校该专业的教师进行探讨,而在实训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校及学生实情采取有效可行的综合改革措施。

中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的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中职國际贸易基础課程的实训教學改革探讨【3147字】: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14571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