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幼儿绘画活动中限制想象力现实问题及对策(2)

时间:2021-12-05 20:49来源:毕业论文
2 想象力的概念 在普通心理学中,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4]想象力通俗地来说就是进行想象的能力,即在人的头脑中改

2  想象力的概念

在普通心理学中,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4]想象力通俗地来说就是进行想象的能力,即在人的头脑中改造已有的表象以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不仅参与了外部感知觉向内部心理表象进行转换的过程,而且,还参加了对内部心理表象进行综合加工的意象综合过程(隐喻能力),以及直观范畴与综合意象相耦合而生成概念的过程。最后,在逻辑推理过程中,想象力同样不可或缺。因此,想象力处于心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的创造活动中的根本心理机制。

康德把想象力分为再生的想象力(也称联想)和生产的想象力(也称创造的想象力),它的主要功能是联结感官所得的杂多感性材料,是借助于联想,这样的知识不属于必然性知识。生产的想象力,它是指思维运用自己的先验范畴整理综合感性材料,得到一种必然性知识,这种知识具有先验性、潜意识性和自觉性。黑格尔也对于想象力的种类也做了的自己的分类。

于是,根据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对想象力的定义和分类,可以把想象力分为三种:(1)再生的想象力,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回忆和再生原来的意象;(2)联想的想象力,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联接各种表象,从而具有一定的创造性;(3)创造的想象力(生产的想象力或自由的现象力),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产生新的表象和符号,从而具有较强的自由创造性。[5]

另外有研究者认为,想象分为综合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力、联想力、非习惯性思维、直觉力等等。综合性想象力,是我们运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想象能力,是对已经收集到的生活事实、经验进行重新整理或组织,从而发现新的生活事实或生活经验的那种能力。一种产生于大脑,但又独立于大脑而存在的思维,一种具有不同寻常的,尚未受到人们承认的潜力和能力的机制”,这就是创造性想象力。联想力就是努力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的力量。非习惯性思维,是一种逆向式想象形式,能突破事物表面,理解到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相似性。直觉力是一种超越日常思维框架的发现力。直觉又称灵感,它是一种想象事物本质的综合性的思维活动方式。[3]

对于想象力的划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分类方式。文献综述

3  幼儿绘画与想象力的辩证关系

3。1  想象力是绘画创作的基础

想象力通俗的说就是进行想象的能力,即把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一种能力。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绘画活动是把观察到的客观现实,通过一定的美学规律进行表达的活动。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艺术空间,贯穿于绘画创作的整个过程中。绘画创作过程是从创作构思到艺术传达,从审美认识到审美表现的过程。[6] 这个过程体现了想象力对绘画创作的重要作用。传统中国画理论所说的“意在笔先”就是这个道理。没有想象力支撑的绘画活动,只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只有结合了想象的主动性、丰富性、生动性、现实性、新颖性等基本特征的绘画作品,才是充满灵性的作品。

3。2  绘画创作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绘画创作的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的过程,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绘画技能的熟练也带来了想象力的提高。绘画技巧达不到想象力的需要,这就束缚了想象力的发展,只有在绘画技能熟练的基础上,才能追求更加独特的艺术风格。 对于幼儿来说,每一次绘画活动都是新鲜的体验。材料可能是新鲜的、方法可以是新鲜的、题材也可以是新鲜的。幼儿利用这些新鲜的事物,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将自己的愿望、情感、想法展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想象的过程。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内涵丰富,留给人们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我们通过这些作品,产生了新的认识,体会到了作品流露的情感,丰富了想象。因此,自己发挥想象作画与欣赏别人充满想象的作品,都是促进想象发展的方式。 幼儿绘画活动中限制想象力现实问题及对策(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58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