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2)

时间:2021-11-22 20:32来源:毕业论文
4 。 3 利 用 资 源 开 发 实 践 活 动 课 程 资 源 8 4 。 4 家长 适度 放 手 孩 子 独 立 成 长 9 结 论 参 考 文 献 1 1 1 前言 实践能力是人全面发展必需的一个

4 。 3 利 用 资 源 开 发 实 践 活 动 课 程 资 源 8

4 。 4 家长 适度 放 手 孩 子 独 立 成 长 9

参 考 文 献 1 1

1 前言

实践能力是人全面发展必需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虽 然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已被各界渐渐所重视,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今的人才选拔 制度,我国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根据这一现况,我将对小学 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来进行初步的探索讨论,因此将文章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主要是小学生实践能力简述。从对社会实践能力的了解出发来了解社会实践能力的内涵和 发展特征,从而归纳出合乎小学生实践能力的组成要素以及小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特征。 第二部分阐述了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误区。分别从教育制度 ,教师对课程的了解,学校课 程的实施以及各界对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来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则主体是针对以上 关键问题提出合适的培养对策。论文网

2 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2。1 社会实践能力的内涵

生活中,人们较为熟知的实践能力,大都是动手操作能力。事实上,实践能力包含的 内容不仅仅这么多。例如,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是不是实践能力?普通生活中人的观 察能力、合作能力、独立能力是不是实践能力?毋庸讳言,这些能力当然是实践能力。“实 践能力即是形成实践观念,并能将之付诸实施的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身心 统一的能量系统,实践能力最终体现在个体完成现实任务的质量和水平。”[1]

学生年龄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差异,所以实践能力要有与之相匹配 的能力组成要素。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低年级 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很少用到逻辑思维。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 很好的运用抽象思维来对事物加以思考和判断,他们的思维目标明确且可以有方向性地对 自己进行监督与改善,在观察事物、判断问题时其思维活动表现比较全面。根据小学生的 发展特点,本人把小学生实践能力的组成要素分类为: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 作能力、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五个能力。

2。2 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特征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一定的变化,身体方面的变化没有学期前那么 明显,发展较为缓慢和平稳。而在心理方面,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已经开始从前运算 思维期向具体运算期发展。他们在对事物性质和关系进行思考的时候,通常需要借助具体

的情景或具体事物,其思维的主要对象还只局限于现实所提供的范围,对事物的观察往往 较为笼统,多注意整体而忽略细节,观察不够精细。”[2]小学阶段的孩子身心的成长会为 其未来实践能力提高打下稳定的底子,其实践能力的发展体现出如下几个特征:具备较强 的实践兴趣;运动技能基本掌握;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表达能力逐渐提升;问题 解决能力逐步增强。文献综述

3 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误区

3。1 重视创新能力,忽视实践能力

作为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两个重点,实践能力培养的受重视程度明显大大低于创新能 力。在理论研究领域,关于创新能力的内容处处存在,而关于实践能力却很少提及。“实 践能力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创新始于实践;实践能力是学生形成和发 展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体现。”[3]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因此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比重要。 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537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