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的研究(2)

时间:2021-02-13 21:20来源:毕业论文
2.社会化的 网络 应用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马克思曾说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4]在网络技术被广泛的的应用

2.社会化的网络应用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马克思曾说“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4]在网络技术被广泛的的应用中,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冲击感觉尤深。在网络时代,处理好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成为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前提,这使得人与计算机的关系得以不断加深,但是随之导致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的冷漠淡化。在网络信息社会当中,大学生每天都与计算机相伴,有的大学生甚至沉溺于计算机的飘渺世界里。在这种一人一机的信息接受方式里,你可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天地,在网络世界里,你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不用再和人和社会打交道。面对冰冷的机器,大学生沉溺其中,无法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感情,自然也不会形成爱国主义热情。在信息网络社会中,单一的人与计算机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所谓的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感情将无从体现,以个人为本位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将日益扩张。在追求物质和实惠利益面前,讲奉献的大学生少,他们的选择追求越来越偏重于对自己的实用。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发动宣传攻势,妄图“分化”、“西化”社会主义国家。他们依仗信息大国的优势,通过大众传媒向社会主义国家宣传资本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宣传它们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以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既定方针。在这种形势下,这些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积极地接受外来思潮,比如“超民族主义”、“全球主义”、“趋同论”等具有极大隐蔽性和迷惑性的网络信息,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的理论观点通过网络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披上“科技”和“先进文化”的伪装,让大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侵蚀、思想上受到影响,最终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近年来,不少境外势力通过互联网威逼利诱,策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新闻报道常有出现。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仅由某境外情报机构实施、证据确凿、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审查的网络策反境内学生案件,就有近30起,遍及中国大陆十余省市。这些都为我国的国防安全、民族凝聚力敲响警钟。

    3.矛盾化的个体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社会也存在诸多的社会矛盾,而针对大学生比较突出的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学生们从幼儿园时起就被教育“知识成就命运,读书改变未来”,为此社会学校家庭都很重视学生的学习。从小学到大学,寒窗苦读十余载。但是最后的回报与付出却相差甚远,他们在苦读了若干年后,甚至连足以谋生的手段都有可能找不到。这对那些期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尤其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来说,所谓的“跳出农门”,只是从一个“农门”到了另一个“笼门”。这种强大的心理落差给大学生们也带来了无尽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感叹读书无用,对人生和社会失望。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决定意识,在大学生处于物质匮乏,生活处于困境的情况之下,我们又如何对他们大谈爱国主义的雄心壮志呢?此外,在价值标准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越来越趋向于对自己实用。有的大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信仰,在西方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充斥着我们大学生群体。他们越来越容易接受外国的思想,喜欢外国的东西,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本国的东西置若罔闻。《变形金刚》、《阿凡达》、《速度与激情》等一些国外大片在中国的叫座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的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969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