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措施(3)

时间:2017-05-07 10:12来源:毕业论文
(3)提问可以使学生发现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问更加掌握一些重要知识概念,大多学生以为自己记住或者了解就可以了,事实上物理概念是反映物


(3)提问可以使学生发现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问更加掌握一些重要知识概念,大多学生以为自己记住或者了解就可以了,事实上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文形式 ,物理知识不仅学生要学会论述,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内涵,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物理知识时要做到准确清楚,不能一代而过,更不能对问题讲解不清楚,学生能提出问题,教师就应该积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爷可以引导学生进步解决,循循善诱,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也学会解决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自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有很大的帮助。
(4)提问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善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5-7]”。质疑是思文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部分学生的为低或理性思文或心理问题的不足的基础上,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时甚至不愿意执行,更不用说一个深度,新的问题。因此,要努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回答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身的思文能力,更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增加其勇气胆量,向问题质疑。
2. 理论阐述
2.1 对“问题”的界定
“问题[8-10]”一词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问题”可解释为一下几个意思:(1)要求回答或要求解释的题目;(2)讨论并解决矛盾、困难;(3)关键,重要的一点;(4)事故或意外等不可提前预料的。心理学认为“问题”是一个人有目的的追求事实真向但还没有达到目的时对自己所造成的困惑。可以说“问题”与个人的主观能动反应有关,“问题”的存在与否基本依赖于个人对事物现象的认知能力,当个体达不到某种认知时也就没有问题可言。
在物理学中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揭示其研究对象的新特征和新关系,并发展新效果新规律的过程。当认知过程中出现困难和反常的事实时,则说明旧理论对新出现的经验事实和原理已不能作出解释,这样就形成了“问题”。在物理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很复杂的,这样问题也就可以分为几类:(1)科学问题与非科学问题;(2)有意义问题与无意义问题;(3)常规问题与突破常规问题;(4)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在中学生中我们主要研究讨论科学性这一问题。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主体与科学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表现,是科学认识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疑难和矛盾。科学问题来源与实践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自身的逻辑矛盾。科学问题是从学生在新的科学理论知识和知识的接触过程中的冲突,也就是现有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出现的矛盾,这也往往是科学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2.2 中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学生问题,也可以理解为:个体面临一定的科学背景,由于问题意识的功能,通过对个体存在的科学知识事物和现象进行知识信息的提取,每次提取信息,是一个探索性的思考,一个似是而非的推理。在学习过程以及在科学认识过程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古今中外早有学者阐述了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培根曾说过“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你在书外”。李政道说,“发展创新的方法,关键的一点是,你不会找到他问的问题,正确的提问,是创新的第一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孟子说“心之宫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些名人名言充分说明了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作为中学生,祖国的未来,国家复兴强大的希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的双眼和思文意识能力。 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措施(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49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