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中学教师胜任力分析及培训计划(3)

时间:2020-06-22 19:59来源:毕业论文
1.1基础理论 胜任力的概念最早是由McCMleland 提出的,他于1973年发表的《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其中包含胜任力的测验代替能力测验[1]。

1.1基础理论

胜任力的概念最早是由McCMleland 提出的,他于1973年发表的《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其中包含胜任力的测验代替能力测验[1]。

1.1.1胜任力的含义

法国物理学博士Dubois在1993指出,“胜任力”是为达到或超出预期的质量水平的工作输出所必需具备的能力质是一名员工潜在的特性——例如:动机(motive)、特质(trait)、技能(skill)、自我形象(self-image)、社会角色(social role)、所拥有的知识(knowledge )等,这些因素在工作中会导致有效或杰出的绩效表现[2]。

Spencer(1993)的意见是,胜任力指个人所具有的一些潜在特质,而這些潜在特质是与其在工作或职位上的绩效表现相关的,同时也可依此来预期、反应其行为及绩效表现的好坏。

汉普公司 对胜任力的理解是,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员工所需具备的知识、技巧和工作能力。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的、可观察的、可指导的、而且对个人绩效和企业成功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胜任能力具有阶段性,当经营目标发生改变时,胜任能力也发生变化。

在我看来,胜任力( competency )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胜任力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好坏差异的个人特征。胜任力是和绩效、特别是高绩效水平密切相连的。胜任力表现是和一定的情境因素相联系的,这些情境因素包括特定的工作角色、岗位性质、职责、组织环境、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等。胜任力的本质和基础是个体特性的综合表现。在胜任力运用中,胜任力与绩效,胜任力分析与培训都是其十分重要的方面。胜任力分为基础胜任力和特殊胜任力,基础胜任力指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完成工作的最低标准,又称“任职资格 ”。特殊胜任力,指那些能够区分普通员工与绩优员工的胜任力。

1.1.2教师胜任力的含义

20世纪70年代,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在北美逐渐发展起来,比较权威的有Danielson等人提出教师胜任力模型有以下几个维度:计划与准备,教师环境监控、教学和专业责任感。

2000年,JayMcBer提出“高绩效教师模型”。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独立学校协会指出教师胜任力是一个多因素模型结构,包括沟通能力、计划与组织等15个因素。

在我看来,教师胜任力(teacher competency)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3]。基于对胜任力的研究,我们可以界定教师胜任力为可以有效区别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稳定、一般的特征。教师胜任力是与优秀教师有因果关系的,是教师本身个体潜在的稳定的行为特征,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点,教师胜任力是与培训密切相连的概念,在本文的运用中,旨在制定一套合理可行的培训计划。

1.2教师胜任力模型

教师胜任力模型是指为达成学校的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成果而构建的,包括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组合,是展现一个学校教师胜任力的基本模型。

1.2.1胜任力模型及其构建

胜任力模型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胜任力模型由4-6项素质要素构成,并且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通过胜任力模型可以判断并发现导致绩效好坏差异的关键驱动因素,从而成为改进与提高绩效的基点。 中学教师胜任力分析及培训计划(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515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