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晚清幕府对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影响(2)

时间:2024-02-13 20:14来源:毕业论文
(一) 晚清幕府产生的原因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晚清时期动荡的时局、频繁的战乱,使得清朝统治者急需大量的人才辅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稳定时局

(一) 晚清幕府产生的原因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晚清时期动荡的时局、频繁的战乱,使得清朝统治者急需大量的人才辅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稳定时局。迎合时代的需求,晚清幕府应运而生,但严格来讲其产生与兴盛受诸多因素影响。

从社会背景来看,当时的中国社会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内有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和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的起义。清廷的统治合法性日益受到威胁,正是这个混乱的时代为晚清幕府的兴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从政治制度本身来看,晚清时期,官场吏治腐败,积弊丛生,主导官制的腐败侵蚀了幕府制度。自乾隆中叶以后,幕府内部风气败坏,受官场不良风气的影响,当时的幕府也渐渐地走下坡路,幕宾不仅能力素质下降了,且身处末世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弱化,对社稷民生漠不关心。[3](p2)因此,幕府制度急需变革。

从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来看,在此之前,清政府是非常重视加强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掌控的,形成的是“内重外轻”的政治格局。而晚清时期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需要中央调拨强大的军队去镇压,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此,地方督抚在领兵打仗的过程中就获得了中央下放的诸多权力,可是覆水难收,权力的下放使得各大地方督抚借机扩展其幕府的职能与规模,地方势力迅速崛起,最终形成了晚清时期中央与地方“内轻外重”的政治格局。

(二)晚清幕府的特征来自优I尔Q论T文D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晚清幕府作为特定时代下的产物,其最初分化于明清幕府,而随着其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又游离于明清幕府之外,独具特点。其主要的特征[4]p22:

第一,幕府中人才众多,来源广泛。晚清幕府中既有儒生、留学生、在职官员,也有洋人等。据同治二年进入曾国藩幕府的容闳回忆“当时各处军官,聚于曾文正之大营中者,不下二百人,大半皆怀其目的而来。幕府外更有候补之官员、怀才之士子,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等专门家,无不毕集,几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5](p74) 曾国藩是一位非常懂得发掘人才的幕主,当时他的幕府人才济济,发展相当兴盛。除此以外,李鸿章、袁世凯等人也非常注重搜罗人才据为己用,他们的幕府中人才也很多。可以这么说,在晚清时期,一个善于任用人才的幕主往往能借此而平步青云。

第二,幕宾可身兼官职与幕客的双重身份。在晚清时期,存在两种形式的幕宾,一种是由宦到幕,就是说在职的官员可以担任某幕主的幕客,在幕主所在的省份任职。另一种是由幕到宦,也就是说未入仕途的幕宾可以经幕主的推荐,获得一官半职,踏入仕途。以曾国藩幕府为例,曾国藩善于用人,为了笼络幕僚,曾一度保举过6名幕僚担任地方巡抚一职。如:李鸿章,他最初是曾国藩幕下的幕宾,后经曾国藩奏保奉命署理江苏巡抚,后来平步青云,还组建了自己的幕府。

第三,经幕主的推荐,幕宾可获得进入仕途的捷径和丰厚报酬的机会,主宾之间形成了利害相交的关系。在传统的幕府制度中,幕主与幕宾是平等的关系,形成的是以幕主为中心,幕府辅佐幕主的结构。而在晚清幕府制度中,由于幕主与幕宾间的利害关系紧密相联,极易形成以幕主为首,幕宾效劳幕主的利益集团,久而久之变成了与中央权力相抗衡的强大地方势力。

第四,幕宾的薪水从由幕主个人支付转变为由国家支付,幕宾身份逐步向正式职官转变,幕府逐渐从私人组织向政府机构转变。清王朝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授权地方督抚设立临时性机构,即各种各样的“局”或“所”,而这些临时性机构成为了幕主安排幕宾任职的好去处,既使幕宾能够效忠自己,又能够由国家支付幕宾的佣金以此减少自己的开支。然而战争结束后,这种临时性机构并未被中央撤销,各大督抚幕府依旧使用公费来支付幕宾的薪水,比如张之洞幕府。据在张之洞幕府中做文案工作的陈庆年反映,在他的日记中记载:光绪二十四年“昨书院送来冬季束脩库平银百金,合长平沙约一百零三两二钱,换洋一百四十四元六角零。”[6](p124)张之洞幕府中出现幕宾兼任书院教职,可得到书院束脩库送来的银钱作为酬劳,幕宾的薪水转由国家支付,大大减轻了张之洞自身的经费开支的压力,当时的其他督抚幕府也基本采取此种办法。 晚清幕府对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影响(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0166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