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幼儿园中班建构游戏的指导现状及原因(3)

时间:2023-12-07 22:50来源:毕业论文
3 中班教师指导建构游戏的现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中班幼儿建构水平以架空为主,而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中班上学期幼儿多用的建构技能仍

3  中班教师指导建构游戏的现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中班幼儿建构水平以架空为主,而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中班上学期幼儿多用的建构技能仍然是平铺、围合,因此中班阶段教师要重视建构区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在实习过程中笔者还发现教师存在角色定位不准确,忽视建构游戏价值等问题,导致中班幼儿建构游戏水平发展缓慢,能力也参差不齐。

3。1  对幼儿年龄特点把握不准确

3。1。1  丰富表象的方式与中班认知特点不符

较小班而言,中班幼儿有意注意、有意记忆发展,具体形象思维突出,此阶段丰富的表象经验对幼儿建构游戏来说十分重要。但如何丰富中班幼儿表象经验,教师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异。

案例一: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幼儿园班级里不论是哪个年龄班建构区的墙上只是贴了一些建筑物的照片,而且照片长时间不变,某班教师说:“幼儿看照片学着搭就行了,搭着搭着就记住了房子、铁路的样子了,以后就会搭了。”但是该班幼儿除了刚开始观察了这些照片,由于缺乏教师引导、照片又没有新奇的地方就慢慢失去了观察的兴趣,所搭的建筑物与墙上图片并没有相似之处。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但是案例中该班教师丰富幼儿表象经验的方式与小班时并无差别,教师忽视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只是在墙上贴一些建筑物照片,且没有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引起幼儿有意注意和有意记忆,引导方式过于简单单一,不重视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作用,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的特点。

3。1。2  介入方式与中班游戏特点不符文献综述

中班幼儿开始自己组织游戏,他们会自己产生分工,游戏情节慢慢丰富起来。此时幼儿较小班而言,不再总是跟着成人,只有在遇到困难或想要获得肯定时才求助于教师。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介入方式,保持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使幼儿更加自由自主的创作,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教师不恰当的介入,极大程度上打击了幼儿的积极性。

案例二:在某中班几位男幼儿正兴致勃勃的搭建火车站和铁路,商量着这里还可以建个站台,那里可以让火车钻山洞。由于处在中班上学期幼儿建构能力还较低,建构速度比较慢,当幼儿正准备建山洞时教师C进入了建构区。教师询问幼儿在搭什么,幼儿回答再搭火车站和铁路,这时教师并没有采用平行介入或交叉介入的方式,而是直接垂直介入,她对幼儿说:“停停停,你们不能搭都是直着的铁路啊,铁路要拐弯,火车站要再高一点,用圆柱撑起来。”说着还亲自拿来了圆柱。当教师离开后几个幼儿停下了讨论,给铁路又加了一个转角后就问笔者“老师,这样可以了吗?”然后就对同伴说“就这样吧。”之后幼儿就陆陆续续离开了建构区,并没有搭完之前所设想的站台。

邱学青在《学前儿童游戏》一书中提出了教师指导游戏的三种方式——平行式介入法、交叉式介入法和垂直式介入法垂直介入,同时也指出垂直式介入只在幼儿游戏出现危险等重大情况才选用,一般不常用。而案例二中教师却直接采用了垂直式介入,错误的介入方式,打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创作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忽视了游戏中中班幼儿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丰富游戏情节的需求。导致幼儿失去了游戏的兴趣。 

3。2  对建构游戏价值存在疑虑,角色定位不准确 幼儿园中班建构游戏的指导现状及原因(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938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