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论同一性的道德教育【1928字】

时间:2023-06-10 09:06来源:毕业论文
论同一性的道德教育【1928字】

论同一性的道德教育

在传统社会中,一个人的同一性是由社会地位来决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人将什么认同为重要的背景。现代社会给予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平等,但


论同一性的道德教育

在传统社会中,一个人的同一性是由社会地位来决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人将什么认同为重要的背景。现代社会给予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平等,但同时人类却面临着价值标准混乱。道德规范失序。人生意义迷失的危险。然而,完全的否定现代性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在现代多少有些低级的文化和论文网实践背后,有一个更高的理想。在民主社会中,提倡人人平等,把人们区分为三六九等的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批判,这种社会地位派生出的身份辨别也被破坏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必须内在的生成自我的同一性。那么首先何为自我同一性呢?

一。自我同一性的歧途

自我同一性的提出源于民主社会中的对于平等认同的政治的迫切要求。但它在发展的过程中,被夸大和歪曲了,最终走向了歧途,导致了低级的文化和实践。人们把同一性理解为对差异的普遍认同,社会上的差异包括性别。种族。文化。性取向等等。在这里,同一性表现为对男女平等的呼吁,多样性文化的共存,对同性恋的认同。

上面对于差异的认同的看法最终滑向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现代主义者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从自我为出发点的做人方式,这个做人方式不是要在传统中找寻的,而是我们自己重新创造出来的。[1]主观主义者申辩说,假如我只是听从和效仿我的前人,就表明了自己不如他们,因为他们毕竟有过开创,而我却只是在接受。由此,道德重心在从古至今的发展中发生了转移:自我真实和自我完整从本来是成为有道德之人的手段逐渐成为自身就是有价值的东西,道德信念出自于人的欲念,理性并不能改变它。这个世界变成了没有什么问题是重要的,因此不存在很有意义的选择。我们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选择本身。

二。自我同一性的拨乱反正

查尔斯?泰勒从语言出发来定义一个同一性。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类行为者,能够理解我们自身,并因此能够定义一个同一性,是通过我们获取丰富的人类表达语言。[2]观察日常生活可以得知,我们通过语言的沟通和交流来理解世界。了解自我。我们的语言并不是由自我创造的。

在与别人的对话中,我们形成自我同一性。这种对话包括别人与自我对于事物的一致看法或者不同意见。泰勒认为某些有价值的属性是差异认同的基础。而不是差异本身。[3]人类作为一个拥有爱。理性和认同能力的存在者,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属性。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对价值形成共识,否则差异认同就是空谈。

由此可见,选择本身并不是决定性的。自我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视野,这个视野帮助我们定义哪些方面对于自我形成是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关注社会或大自然的要求,接受历史和团结。

三。同一性的道德教育

现代主义以来,法律规定人们具有自己选择自我价值的自由。对于学校应传授给儿童一定的价值导向是对儿童选择自由的压抑的看法,导致了许许多多的儿童处于自我混乱的状态之中。而自我混乱会导致儿童无法过一种美好的生活。教育面向儿童,儿童只有达到自我同一性才能收获幸福。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都在于追求幸福。[4]从人的存在过程看,尽管对幸福的具体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以幸福为追求目标,往往构成了存在的共同趋向。由此,笔者呼唤同一性的道德教育。同一性的道德教育主要关乎以下两个方面:

1。重视道德原则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道德教育存在着一些失落的现象。例如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由于社会各界对于学生权利的关注,导致一些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但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一种约束。一种善的引导,既然是约束和引导,难免与人性有相冲突的地方。对学生错误行为的不管不顾,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任由学生自我选择,导致学生最终处于平庸状态是教育的可悲之处。由上面一。二两节的论述可以得知,事物并不具有相同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理性从传统中找出那些具有重要价值的事物,并通过对于这些重要价值的实质性的一致意见,来重建道德原则。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必然要做出道德行为,黑尔指出,道德原则的作用就是指导行为。[5]

2。倡导积极对话

教育应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完整存在的人。人的存在分为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主体性意味着一个人生物的。理性的存在;主体间性意味着人存在于历史的。社会的。制度的以及与他人的交往之中。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以交往行为为基础的。[6]而交往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或手段的。这与查尔斯?泰勒所主张的人类心灵的起源是对话式的不谋而合。康德的道德规范的普遍有效性主要是试图从先天性与形式化的合一出发。[7]这种思路缺乏社会历史的维度。而将对话引入道德领域,从较为具体的社会历史层面,考察道德规范的合理性。普遍性。有效性,更容易在共同体中形成共识。因此,除了重建道德原则之外,还需要倡导积极的对话。

事实上,道德原则与对话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道德原则的建立来自于古今的对话。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而道德原则又为对话创设了一个共同理解。交流的背景。

论同一性的道德教育

论同一性的道德教育【192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552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