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以道德为前提的顺风车”发展模式研究【1639字】

时间:2023-06-10 08:53来源:毕业论文
以道德为前提的顺风车”发展模式研究【1639字】

以道德为前提的顺风车“发展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08-0


以道德为前提的顺风车“发展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08-01

2008年以来,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产销量都创历史新高,一举跃居为世界上的汽车大国。私家车成为了购车的主要力量,但是随着有车一族“大论文网军的不断扩大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由公益组织发起的顺风车“公益活动适时的为这些问题开出了一条最节约人力和能源的新路。

一。顺风车“需要社会道德的正确引导

顺风车“活动的本质其实就是合乘,这在国外早已有了非常明确的鼓励措施,美国甚至特意施划了HOV(高合乘率)车道,专供车上人数大于等于两人的车辆通行。顺风车“的理念就是解决私家车的空载情况。为缓解交通的拥堵做出一点贡献。但是对于陌生路人来说很难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这也是顺风车“普及的难点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顺风车“的发展亟待社会道德的引导。在公益组织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下,2012年和2013年参与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的总人数达40万人,其中9678人免费乘车回家过年。缓解了交通压力,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更拾回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人们在这项活动中感受到了温暖,体会到了社会的正能量,人们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慰藉。几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使人们由怀疑变得认可,再到参与到活动中来,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也愿意做一名免费服务陌生路人的快乐使者。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是顺风车“开展的基础,有了车主和搭车人的信任。理解和奉献精神,两者之间才能相互配合。良性互动。反之,顺风车“活动终成为无源之水。将成为是空中楼阁。当然许多车主每次空载都有诸多的因素:例如,不固定的线路,时间紧凑,找不到同一目的地搭车人,陌生人搭乘时的人身安全保证问题等。但是让每一位私家车主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自己所在的城市交通做出贡献时,用集体的力量使顺风车“成为常态化,诸多的问题将迎刃而解。顺风车“公益活动才能有序开展。顺利推进,让顺风车“成为中国第三方出行方式得以现实。

二。顺风车“需要政策法规的保驾护航

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在顺风车“公益活动的推行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要想把这项活动开展好,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大力配合,更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在,像‘顺风车’这样的公益组织“还非常少。还欠缺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我们还缺少交警部门的支持与鼓励,以及相关的法律帮助。同时在互联网资源日益发达的背景下,通过一些手机软件可以使短途或更加灵活的出行路线立刻告诉同路上需要搭车的路人。这些通信软件的特点是及时,灵活,高速。比如最新出现的快的和嘀嘀软件,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软件的模式,把想参与这项活动的驾车人的路线通过类似的软件公开,想要搭车的人也同时登陆此软件寻找顺路的车,通过沟通可以达到比打出租车更加快捷方便的出行目的。当然这些都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公益性活动,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保护,才能把这项活动推广壮大。

三。顺风车“需要不断地健康发展

顺风车“这项公益事业在中国开展的几年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需要政府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和保护政策才能真正走上正轨。比如政府能对长期参与这项公益事业的车给予一个类似出租车的特殊的醒目标志。让搭车的人能立刻辨认出,这样可以方便在路边搭乘。允许带标志的车使用公交车道快速通行,或是不受尾号限行的限制和减免车船税等优惠政策。还可以让对满载的顺风减免高速通行费等等政策,既缓解了交通的压力,又让所有奉献爱心的车主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应有的回报和便利。如果出台这些鼓励措施,肯定将吸引更多的车主主动加入到顺风车“的行列中来。

总之,顺风车“不仅能改善社会环保的现状,打破多年来困扰汽车污染的坚冰,符合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战略发展精神;同时可以有效利用道路资源,减少交通拥堵,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尤为重要的是,顺风车“还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道德为前提的顺风车“发展模式研究

以道德为前提的顺风车”发展模式研究【163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515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